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危机之中”,而且这种危机不是来自政治,不是来自军事,也不是来自经济,而是来自教育!这种身处盛世,却大发“危言”的自省精神,非常值得我国学习。我国教育问题成堆,应试教育已经到了窒息民族生机、大批地制造废物的程度,却从没见教育部说过“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界许多人还沾沾自喜,认为我国的教育质量高,起码是基础教育质量高(其实主要是学生书面考试分数高),教育界内部极为缺乏危机感。
软件更重要
教育不像政治、经济和军事,它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似乎是个“软”任务,所以国人很少把教育与国家安危联系起来。知识经济恰恰就是最看重“软”件的时代,一个国家如果“软”的方面不如人,那就是最严重的危机。前些年许多人发现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荒唐,但首先觉察出这个问题的不是教育界的人,而是文学界的作家诗人们。当年《北京文学》杂志专门在一期中讨论语文教育问题,发表了诗人邹静之写的《女儿的作业》等一批文章,从而引发了全国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育的改进。其实,这本该是教育界份内的事,却让文学界越俎代庖了,这是教育界的耻辱。这说明我国教育界已严重缺乏时代敏感,更不要说危机感了。
美国人发现了教育使国家处于危机之中,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美国应对教育危机的方法
早在1985年,享有盛名的美国民间科学团体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在全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资助下,聘请400位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用了近四年的时间,于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文件,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年是哈雷彗星离地球最近的年份)。这份长达200页的总体报告和其它5份专题报告,详细地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初、中等教育体系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
这份报告认为,改革的重点不是放在天才学生或哪门特定的科目上,而是为使所有青少年儿童都得到基本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使他们生活得多姿多彩并富有成果。这种教育应该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急剧增长。这个计划将每个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13年教育中应该获得的基本科学知识浓缩为12大类课题:科学、数学、技术的本质、自然界的构成、生态环境、人体机能、人类社会、技术世界、数学世界、科学史观、共同主题、思维习惯。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按照不同科目分别教学的做法,而是围绕不同的课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学习变成了课题研究。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普世价值。它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2061计划》的启示
一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的高度敏感。1985年电脑网络还刚刚萌芽,这家协会的有识之士就意识到必须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改革教育,使之适应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
二是计划进行者的超前眼光,一下子就考虑到了七十多年之后,真有百年树人的气魄。
三是文件的进行过程耐人寻味。这份计划不是由教育界牵头进行的,而是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发起,这个协会还是个民间组织!这说明科学这个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发展)的最根本、最活跃的力量,科学家最清楚未来科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而民间组织又是最自觉和最敏感的,没有政府机构的滞后和僵化。我国科技界的“863计划”也是几位科学家私下里写信给邓小平促成的,对我国的高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第一流的科学家参与教育决策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四是参与计划起草的专家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参与的人员包括著名的科学家、教授、教师、以及科学和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可以说是吸纳了科学和教育界的精英。特别要指出的是,还邀请了国外的专家教授,人数达到400多人,花了近四年时间,可以说是不惜血本,这是对教育高度重视才会有的举措。我国可以集中大量科学家、举全国之力参与“两弹一星”计划,但在教育决策上却缺乏美国人的魄力,更不能想象请外国专家参与我国的教育决策了。我国许多城市能请外国设计机构参与城市的规划设计,为什么就不能请国外第一流的科学家、教育家参与教育规划呢?教育的规划难道不比城市的规划更重要吗?
五是该计划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提出用围绕课题综合研究的方式代替传统分科教学,这是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的根本性改革,顺应了信息文明的要求。从此开始,传统的老师主导的“分科教学”,让位于师生共同探讨的“研究性学习”,学校不再像工厂,教学也无法满堂灌了。从此,教育内容不再以“教科书”为中心,而是以“课题”为中心,分科的学习,变为围绕课题的综合性研究。相应的,评价方法也会发生根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