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天下粮田 > 第九章 阴阳楼解密墨鱼汁 刘统勋大狱劝忠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17k.com/chapter/2743594/33922650.html

天下粮田 第九章 阴阳楼解密墨鱼汁 刘统勋大狱劝忠(1/2)

章节列表

乾清宫院里,乾隆背着手走动着,身边跟着刘统勋,两人静静地说着话。

乾隆道:“宋人欧阳修的《朋党论》,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还有一句,‘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内廷发生了这么多巨案,朕就一直在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谁是真朋,谁是伪朋。像张廷玉这样的中枢大臣,其实知道大清国的粮田出了事,只是在瞒着朕而已!像他们这样的人,朕能把他们再视为真心朋友么?”

“不过,二位大人的忠心仍是不可置疑的。”刘统勋道。

“为臣者,忠心有两种,一种是忠职,一种是忠国。”乾隆道,“前者是小忠,后者才是大忠。在朕看来,他们最多也只是小忠。延清啊,梁诗正案看上去是侵贪了九十万两水利银,可关碍的却是大清国造水利、保粮田的大事,说到底,也是粮食安危。为了让你能尽快把案子办完,腾出手来替朕把天下粮田的事管好,朕准备为你把路给扫一扫,让你这只瘸腿走得更稳些、更快些。”

张六德前来报,说张廷玉在西暖阁伏地请罪。乾隆和刘统勋便一同回到了西暖阁。乾隆坐在榻上,两侧椅子上陪坐着刘统勋和讷亲。白发苍苍的张廷玉跪在西暖阁长榻前,对着乾隆老泪如雨。

乾隆道:“衡臣快快请起,你在梁案上受到的非议,朕怎能不知?快起吧,朕心里明白着呢!不过,你还须记住朕常说的那句话:为臣之道,不在忠厚,在于忠诚。也就是说,做股肱大臣的,要能识大体,时时以国计民生为念,若是掺了私心,那就成了投机取巧之人了。这样的人,朕不仅不喜欢,还恨之入骨。”

张廷玉刚要站起,听出乾隆话里的意思,更为惶恐,又急忙跪倒:“圣上教诲,老臣铭记不忘!当洗心涤虑,痛改前愆,不负圣恩!”乾隆道:“怎么又跪了?起来吧,你来替朕拟一道谕旨,今日就得明发下去。”

张廷玉起身,随张六德在一张小案旁坐下,案上摊着几张纸,笔墨都已现成。他取过笔,蘸了浓墨,复又抬起头来。他吃了一惊,乾隆已不在屋里。张六德道:“张相爷,皇上吩咐过了,这道谕旨的内容都在另纸上,您只要重新誊抄一遍就成啦。”

张六德将手里的一张纸轻轻放到张廷玉面前。张廷玉看了看纸,目光震惊,脸上顿时沁出一层冷汗。纸片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人名!张廷玉握着笔管的手颤抖起来。张六德催促:“请张相爷落笔!”

张廷玉如梦初醒,一边“哦哦”着,一边赶忙照单誊抄。纸上,落下了一个个人名。张廷玉越写手越颤,眼睛里蒙满了不敢掉落下来的泪水。椅子上,刘统勋痛心地闭上了眼睛;讷亲的眼睛虽半闭着,却难抑脸上的笑意。

皇上让张廷玉亲笔誊抄的,是一份革去三十四位官员职务的明发谕旨。这三十四位官员,全是张廷玉的亲属与亲信。皇上这次是要铁了心修剪修剪朋党,为刘延清办理粮田案扫清障碍。

刘统勋与孙嘉淦在梁案上该查的都查了,都对梁诗正不利。只是还有一个死结没打开,就是账册上到底有没有记下过那笔账,若是记下了,字迹为何又找不到了。此事是定案的关键,若是查明白了,案子就会走出迷津。

刘统勋在京城的巷子里兜兜转转,独自一人走在人丛中,边走边寻找着什么。他向路人打听,按路人的指点向一条胡同走去。胡同细长而潮湿,刘统勋在一堵并不起眼的门楼前站停,门楣上挂着一块破匾,上写“阴阳楼”三个草字。

刘统勋轻轻叩响了门环。好一会儿,暗沉沉的门影里,一个戴着兔子帽的小童探出脸来:“客官来自何路?”刘统勋道:“死路。”小童道:“带来何物?”刘统勋道:“死物。”小童道:“想找何人?”刘统勋道:“死人。”小童把门打开:“请进吧。”刘统勋撩起袍角,跟着小童进了门。

屋子里挂着黑帘,点着几盏暗沉沉的油灯,摆着各式奇形怪状的器物,有拆散了零件的西洋机器,有还没装配成的奇枪怪炮,有煮着黑稠稠不知何物的大铁锅。屋角堆着各种各样的草药和奇石,墙上挂着用蛇蜕做成的雨衣、用大蜈蚣做成的剑鞘、用猴尾编成的掸子;木架子上是一只只瓦盆、木盒、竹笼子,养着蛇蝎、蜥蜴、双头龟、独脚鸡、无毛鸭……一只戴了刑枷的猴子像死囚似的蹲在屋子的角落里。整个楼屋神秘、诡异,令刘统勋感到浑身发冷。

刘统勋问小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