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长安,未央宫。
议政宣室之内,气氛,如窒息一般的寂静。
以丞相许昌、太尉庄青翟等为首的朝中元老在下方跪成一片,噤若寒蝉。
大汉皇帝刘彻手拿一份奏报,背对众人而立。
“是可忍。”
“孰不可忍!”
片刻后,刘彻突然转身拔剑,面上盛怒。
只见他一剑劈出,面前的桌案,轰然之间断成两截。
这突如其来的一剑,将众朝臣吓得险些坐在地上。
在他们的印象中,刘彻虽然年轻气盛,但从继位到如今,似乎还没发过这么大的火!
而这一切,却是来自于一封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奏报——
匈奴于雁门外,集结数万大军,似有所图。
仅仅是集结而已。
相比以往报来的哪里失守,被掳走多少牲畜百姓,可强太多了。
毕竟,有对方军队的动向,自己一方还可以早做准备,加强边防,疏散人口。
这些,对于与匈奴等北方蛮夷做了数百上千年邻居的中原王朝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但刘彻对此依然无比愤怒。
只见他看着下方群臣,目光如炬,一字一句道:
“朕有生之年,就有三位我大汉公主和亲匈奴!”
“虽然朕的亲姐姐南宫公主并未达到匈奴单于王庭,但那也是在匈奴人的地盘失踪的!”
“他军臣单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见刘彻越说声音越高,手指北方怒道:
“就在一个月前!”
“匈奴遣使来,索要物资,请求和亲,朕按照太皇太后的意思,全都如数给他们了!”
“跟随太皇太后多年的宫女倩儿,隆虑公主,也再一次出发前往了北方!!”
“可是你们看看,匈奴人是怎么做的?”
“物资和公主刚进草原,他们马上就集结大军!”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彻说着,一脚把面前已断成两截的桌案踢开。
按剑回鞘,刘彻站定,目光阴沉道:
“卫青!准备一下,朕要马上去灞上,检阅军队!!”
刘彻的这话,将众臣吓了一跳。
难道,这是要对匈奴人动兵了?
这可是惊天大事啊!
刘彻身后的卫青刚要答话,丞相许昌马上抢道:
“陛下,不可啊!!”
“我大汉,不可妄动刀兵!!”
“臣已经将此事报与太皇太后!”
“敢请陛下,等太皇太后来了之后,再商议此事!!”
随着许昌出头,不少朝臣也纷纷附和,央求刘彻平息怒火,莫要轻易动兵。
至少,也得等太皇太后窦老太太来了再说。
看着脚下群臣这副模样,刘彻怒不可遏,但却终究没有发作。
太皇太后,又是太皇太后。
这大汉,究竟谁是皇帝?
可惜的是,刘彻就算再生气。
也不可能真的就此前往灞上调集军队。
他虽然是皇帝,但此时却是个没有兵权的皇帝。
调兵虎符,还在太皇太后的手里呢!
可是,刚刚在气头上,说了那么一番话,此时的刘彻,却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正当两方僵持在这里的时候,门外响起传喝声来:
“太皇太后驾到!”
紧接着,窦老太太的声音就缓缓传了过来。
“兵者,国之大事!”
“做皇帝的,怎么能一点儿都沉不住气呢?”
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文帝之皇后,景帝之母,历经三朝,现在是大汉实际掌门人的窦老太太,缓缓走了进来。
太皇太后窦氏,虽然双眼失明,但其话音和神态,都犀利至极。
任谁,都不能也不敢将其当成一个普通的瞎眼老太太来看待。
看到奶奶来了,刘彻赶忙上前代替宫女搀扶,将窦氏请到了主位上坐下。
“奶奶,还不是这帮匈奴人,太贪得无厌了吗!”
“孙儿实在是咽不下去这口气!”
“咽不下去也得咽!”面对刘彻的解释,窦氏却是不动声色,直接给出了答案。
只见老太太缓缓道:“我大汉奉行黄老之道,与民生息!”
“高皇帝、文皇帝,还有你的父亲景帝,都能忍,你为什么不能忍?”
“你知道一旦和匈奴人打起来,有多少百姓要遭殃吗?”
“你知道要调集多少军队才能打胜吗?”
“万一要是输了呢?”
“你想过我大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