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杜伏威去年占领历阳,进逼丹阳。丹阳乃历阳至江都的要冲之地,丹阳一破,杨广所在的江都也快了。大急之下,杨广抽调江南数万郡兵,再加上数万从北方带来的隋军精锐,派遣大将,镇守丹阳,同时为防备北海的李子通,又在江都屯积重兵,可以说,整个江南的兵力,都到了丹阳和江都两地,后方空虚。
这就是郭怒以不足万的兵力横扫江南两郡的原因。而杜伏威自占领历阳后,兵力折损严重,虽然强征壮丁将兵员很快补上,但也因此使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攻打丹阳数月,对峙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这家伙阴得很,如此一来,拖住隋军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又达到了练兵的目的,第三又给自己留下时间巩固新占之地,可以说一举三得。等杜伏威把地盘巩固,兵练好,那就该是丹阳城破之时了。
对于这点,不是没人明白,但明白归明白,人家实力摆在,你还得干瞪眼。
至于郭怒这支新兴的义军,半月之内占领吴郡、毗陵两郡,杜伏威原先没多大感觉,派手下大将王雄诞去结盟(其实是想把吴军收归麾下)失败后,也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冷眼旁观。那万把兵力,还不放在他老杜眼里。
直到吴郡兵分两路,破了句容和宛陵。杜伏威终于坐不住了。吴军再前进一步,下了秣陵(历史上安徽,湖南,江苏都有过秣陵这个地名,这里地秣陵是后世的南京,顺便说一句,这里的丹阳在长江边上,而不是曲阿的别名丹阳),就等于逼到了丹阳的城门口,以后他江淮军想干什么都会因为这支钉子打在那而如鲠在喉。
不过他还是没有动作。因为有人比他更着急。秣陵卡在江都和丹阳之间,秣陵一下,丹阳夹在江淮军和吴军之间,跟一座孤城差不了多少。杨广心急火燎的调集两万兵马连夜赶往秣陵救援。
郭怒也急,他下的地盘越大,兵力就显得越脆弱,现在他的地盘有两个半郡,兵力一压再压,仍然到了三万。但这些兵有七成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跟炮灰没什么两样。就是数字上好听罢了。
不出意料,两日之后,吴军主力兵不血刃的占据湖熟。但前进地步伐同时也停了下来。前方就是秣陵了,这古城其防御力只比丹阳低那么一线,再加上两万多的守军,一时半会是打不下来的。
南方吴军的统帅之位由秦叔宝接过,殷开山为副,陈老谋任军师,十余日之后占领潥阳、芜湖。也停了下来。
战争胶着下来,江淮军、隋军和吴军三足鼎立,谁都不敢随便动那么一步。其中以江淮军实力最强,只等时机成熟,致命一击;隋军次之,但战略形势最为不妙,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吴军现在就是个虚弱的巨人,兵力不足成了其最大的弱点。
吴军治下的地盘已经开始了全面的生产建设,郭怒带来的杂交水稻已经完全分发完毕。剩下的地方只有栽种普通水稻了,相信到了秋天会有一个大丰收地局面。玉米和红薯还要一些日子才能栽种。而马铃薯正是时候。至于良种小麦,就只有等到明年了。江南种的是冬小麦。
一时之间,郭怒的名声在江南达到了极点,无偿提供耕具和粮种,野外荒地登记耕种达五年者可成为合法田产,十税一,这些政策让江南百姓看到了兴盛地希望,一个个干起活来浑身都是劲。当然,这些政策换个人是没法实现的,除了郭怒这个移动粮仓,谁会有那么多粮食分给百姓,不是吴地“发明”出的各种先进农具,又哪有那么多耕牛来提供,如果不是天心教的影响力,那些富户权贵,早就把能占的地都占了,剩下的也就那么几块荒地了。
同时余杭、会稽运往北方的海盐通道也控制在吴军手里,只要郭怒一声令下,杨广那丫就得吃淡味儿。
兴办义学之类,只有等春耕忙完了再说。各郡县地长官,多是当地推荐出的德高望重的乡绅和读书人。
距吴郡起义已经两个多月,春耕早就忙完了,但秣陵依旧没有打下来,说直接点,郭怒根本没有攻打过秣陵。
秦叔宝和殷开山在南方的起义部队越打越大,由最初的五千精锐打到了一万二千余人,丹阳郡郡治之南,全部为吴军所有。隋军龟缩在丹阳城中,西有江淮军,南有吴军,坚守不出。
湖熟,郭怒的帅府。
一干将领分做两列,除了冉貉、谭雄、郎奉、卜天志、牛匪几人,又添了几个新面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被郭怒安在左手的文士,此人三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