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明末之帝国时代全文阅读 > 第四十七章 八旗来了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s://www.ybdu.com/xiaoshuo/11/11955/2715716.html

明末之帝国时代全文阅读 第四十七章 八旗来了(1/2)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第四十七章八旗来了

    永昌府,来自于潞江的告急信频频传来,孙七带着南甸、陇川两处的兵马劝降了芒市,征召当地山民,摆出一副要向潞江进攻的架势。

    哨探不断的出现在潞江境内,就连永昌府的周围也开始有cào着当地口音的哨探在不停的打听着什么,似乎要与腾越的主力连成一片,把腾越彻底的变成一座孤城。

    杨珅看着一份份军报,眯着双眼,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军情看了一眼,就扔到一边,任潞江那边如何的告急,也不去理它,就连最为要紧的腾越,也只是派出了三千援兵,就再没什么动静。

    聚集在永昌府的清兵将领,也不知道主将究竟在想着什么,只是觉得焦躁不安,这样下去,不过是在永昌空耗钱粮,起不到半分的作用。

    他们心中揣测,不断的念叨,不过就是个乡绅地主,能聚集起多少兵马,在腾越一地,来一场决战,一举将他击溃,也省了以后不少的事情。

    杨珅知道众将的想法,也不去解释,有时候,作为一名主将,就用不着跟下面说得太清楚。他们既然身为下属,就该知道,上面总有上面的考虑,不是他们能够揣摩得清楚的,更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左右的。所以上官的命令,听着就是,哪来这么多啰嗦。

    他一边想着,就一边开始静静的思量起吴三桂在临行前的一番话。当年关宁军一路过来,也是颇不容易,虽然不断的取得胜仗,但是不少的老弟兄依然死在了沙场之上。如今这些幸存的,大多都成了军中的骨干,也算是有所回报。不过,这样的荣华能够继续享受多久,确实是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他一边想着,就一边站了起来,然后回头看向那张地图,在他的眼里,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将来地位的决策。

    只要腾越不失,他们这个由关宁军为骨干组成的团体,就是朝廷值得依靠的,不至于遭受问罪,更不会引发云南的一场连锁反应,导致局面失控。同时,只要那些南明残军依然对腾越保持着压力,朝廷就离不开他们,更不能裁他们的军。

    杨珅想得明白,所以按兵不动,只要腾越城池没有遭受攻击,他就一个劲的向朝廷叫苦。

    只是可惜,他的盘算虽好,腾越那边的人却不肯依着他的计划行事,虽然没有攻击腾越,却接二连三的把当地土司给串联了起来。那些土司都是些什么家伙,他还能不知道,惟利是图,只要那边站着优势,就会顺风倒向那边。何况,明朝在云南经营日久,对永历还有点眷念的人,大是存在,只要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卷出一大片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沅江一吴三桂就带着大队人马前去镇压,绝不能让它形成榜样效应,引得其他土司纷纷效仿。

    如今,腾越城那个土财主的举动不是与沅江同样恶劣吗?若是看到一个个土司沦陷、起兵,而清兵毫无办法,其他的人会怎么想,稍稍安定下来的局面,只怕瞬间就会再度luàn了起来。

    杨珅心中犹豫,思绪在不断发生着jī烈的猛烈之处,远远不像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

    就在此时,一个将要bī着他做出决策的人似乎就快来了。

    永昌府的城mén口一阵喧闹,只见平时横行霸道的绿营兵士卒们,慌忙的撤开路障,大队的骑兵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冲进城来。

    铁蹄之声,不停的敲响着永昌城里的土石路面,一些躲避不及的逃难百姓,就这么被他们活活的践踏过去,只听得哀嚎一片。

    可就算这样,他们似乎还不满意,拔出刀来,对着那些挨饿受冻的百姓就是一阵刹那之间,好好的一个街道,便如人间鬼域一般。

    如此情景,就连平时杀人如麻的绿营兵也是暗暗摇头。不过,如今这种场景还算是好的,清兵刚入永昌之时,那种情景更加不堪。

    就连洪承畴都不得不在奏疏中写到,“永昌一带地方更为惨烈,被杀死、拷烙死者堆满道路,周围数百余里杳无人烟。真使贾生无从痛哭,郑图不能尽绘。”

    话语虽然简单,但其中描写的事实却格外的残酷,真不知道,千百年后,为什么有人能用简简单单的一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轻描淡写的绕了过去。

    此间惨事,罄竹难书,有人还记录了这样一段事实,昆明县县令派遣使者,迎接清兵,走到一里地,对面直接就把弓矢shè了过来,然后见人就杀,就连猪羊也不放过,活脱脱一副jī犬不留的模样。

    于他们相较之下,在大西军和永历朝统治的时期,云南是连年丰收,就连清兵入滇的前夕,云南百姓,依然在准备着忙于过年,仿若在太平年间一般。

    李定国在从昆明败退的时候,更是考虑到清兵会因为军粮缺少,而收刮百姓,因此没有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把数座粮草留给了清兵。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