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该去哪里打探消息?”
“这倒不用着急,我已经委托我阿玛去打探了,相信最迟明日早朝之后,就能得到消息。”
接下来,便是煎熬式的等待。
不过,在等待的时日中,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国相在联盟众臣于明日朝会推荐长公主和亲,端王爷则派人去向匈奴使者打探画像的事情。
时间亦如蒸发的流水在飞速的消逝,转眼间,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新的一天,注定会有一场厮杀。
朝会中,国相按照原计划对皇帝发出了威胁,而皇帝又一次屈服了。
端王爷,这一次也爱莫能助,毕竟已经调查清楚,画像是匈奴大单于委托匈奴使者寻找的。
虽然,此时看上去已成定局,但是朝会结束之后,端王爷还是按照计划,派人将画像的事情以及朝会的决定传递给了桢妃。
给端王爷与桢妃互通消息的也是一名太医,是宋太医。
宋太医得到消息之后,挂着医药箱,以给桢妃诊脉为由,丝毫不敢怠慢,直奔仁庆宫。
几分钟之后,仁庆宫内,消息互通在装模作样的诊脉的掩饰下,正式开始。
“王爷让微臣告诉娘娘,画像之事匈奴使者是受匈奴大单于所托。王爷还让微臣告诉娘娘,今日朝会上,国相联盟众臣举荐长公主和亲,而且皇上已经应承,想来太后也会妥协。”
“那哥哥的意思是?”桢妃焦急忙慌的追问道。
宋太医往门外警惕性的看了看,然后凑到桢妃身边,低声说道:“王爷的意思是大势已去,不宜再为此事劳心伤神。”
“那万一将来小皇子得知自己的姐姐被和亲,而我们又见死未救,岂不是要记恨我们?”桢妃担忧到。
“可是皇上已经妥协,谁也无能为力。”
“不行,这件事情一定得扭转乾坤,不然我之前和接下来所做的一切,很可能不仅会化为乌有,还会惹上杀身之祸。你回去告诉王爷,就说此事还需要另想妙计,至于是何妙计,我也会好好思量。但是,决定不能将长公主嫁到匈奴。再者,将长公主嫁到匈奴,万一柳将军父子回来了呢?到时候我们怎么跟他们交代?”桢妃态度坚定的申明。
接下来,便是谋划的时刻。
到底该怎么办?
端王府和仁庆宫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窜来窜去!
经过一天一夜的思量,桢妃最终将目光聚焦到了自己的亲妹妹铎罗身上。
哎?何不让皇上赐一个郡主为公主,然后让这个郡主待嫁呢?
然后,桢妃便开始细数妹妹铎罗成为和亲公主之后,能给端王府带来的利益。
首先,若是父亲端王爷无意中触怒了龙颜,皇上势必会看在和亲公主的份上饶恕父亲。其次,和亲公主出自端王府,朝中自然会有一批重臣投靠到端王府名下,如此一来,端王府的实力就和国相的实力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如果妹妹成为和亲公主,皇上和太后势必会看在妹妹的功劳上,对她也施加些小恩小惠,没准会将小皇子过继给她。
想到这里,桢妃越发坚定让妹妹铎罗代嫁。
不过,既然要代嫁,势必得让长公主消失。
如何才能让长公主消失的无影无踪?
像除去她的母亲那样,除去她?
虽然此事可以嫁祸给皇后或是别的嫔妃,但保不齐会有东窗事发一日,桢妃当即便否决了这个计划。
转而开始搜寻别的更好的计谋。
灵机一动,有了,既然公主一直叫嚷着要去寻找柳少将军,何不趁此机会劝她出宫去寻找柳少将军?
不行,她摇着头再次否决了这个计谋。
柳少将军可是在匈奴腹地消失的,公主若是出宫去寻找柳少将军,势必会去匈奴。
如此一来,可不能保证,代嫁的事情在匈奴腹地曝光。
到时候,妹妹丢了小命事小,整个端王府恐怕也会跟着遭殃。
这个主意也不行,那个主意也不好,别的更好的主意又想不出来,桢妃焦急坏了。
实在不行,就让妹妹代嫁吧?
叮咛她到了漠北高原之后,提防公主一下不就行了?
再说,漠北那么大,两个人相遇的概率又能有多大?
想到这里,桢妃决定此事也向公主好好叮咛一番。
几分钟之后,勤俭节约的仁庆宫内,桢妃与特地命人招来的长公主坐在床榻上,拉开了叮咛的帷幕。
桢妃挽起长公主的芊芊玉手,一边轻柔的抚摸着,一边惆怅的慨叹道:“紫阳,桢妃额娘知道你心系柳少将军,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匈奴单于和匈奴王妃的职位,但是皇上和太后的旨意,相信你也已经听闻了。告诉额娘,你现在到底是怎么打算的?真愿意委曲求全嫁到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