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张爱萍、程开甲等人走过来,他们放眼四周辽阔的戈壁,能够看到远处隐隐约约的山峰,一条河就在不远处流淌。它就是孔雀河。此时没有风,感觉夕阳悬在西方不远处的天际,如诗如画一般。
具有诗人气质的张爱萍激情洋溢,他说:“你们知道吗?罗布泊,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已经很久没有生命的迹象了。来之前,我看了一篇文章,说是19世纪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罗布泊边缘,他写道:可怕,这里不是生物所能插足的地方,而是死亡的大海,可怕的死亡之海。以后,人们就叫罗布泊死亡之海。你们看,死亡之海挡不住我们嘛,以后还要在这里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众人都是兴奋不已的样子。程开甲认为张蕴钰司令员很有眼力,这里是再好不过的核试验场。张蕴钰笑了,说:“程教授,你这个大专家这么一说,我这颗心,总算放下了!”
他们继续赶路。在车上,张蕴钰对程开甲说:“我们都在这儿扎根了,盼着你们研究所快点来安家。”
张爱萍替程开甲说了一句话:“研究所一旦组建完毕,就全体搬来。”
在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钱三强。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中,大量骨干是钱三强推荐来的。包括眼前的这四位程开甲、吕敏、陆祖荫、忻贤杰。后来,钱三强常常为推荐了这些骨干,使他们失去生活享受,远离家人,隔绝外界,甚至身体落下毛病,而心中觉得不安。
上世纪80年代,钱三强在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遇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教授,钱三强走上前,心怀歉意地说:“我那时把你的儿子吕敏搞到新疆去了,这么多年没有回来,给家里带来困难。”吕叔湘一听,紧紧握住钱三强的手说:“这首先得感谢你对他的信任,再说去新疆工作是吕敏自己情愿的。”
那时候吕敏已经在核试验基地工作20多年了,他从父亲处得知了这件事,很感动,特意给钱先生写了封信,信中说:“这个事情我不后悔,总算给国家干了点实际有用的事,知识分子能有这个机会,是不容易的。”
而中国核试验研究的领头人程开甲,不但自己来到基地,干脆于1969年举家迁往了罗布泊,全家在那儿一直生活到1984年才回到北京。
车队在孔雀河边扎营,警卫人员搭起了一小片帐篷群。入夜,众人坐在小河边,张爱萍问张蕴钰,这个地方有名字吗?张蕴钰说,基地很多点是按苏联专家编号命名的,这个地方是13号。张爱萍一听,说,也太没想象力了。这个点靠近孔雀河,孔雀最美的时刻是孔雀开屏以后这里就叫开屏村,你们看怎么样?众人叫好。
在基地的几天,张爱萍、程开甲等人走遍了几乎所有的点。张爱萍一边走,一边起名字。兵站建在靠近泉水的地方,甘草繁茂,他起名为“甘草泉”。将来会有女同志到来,要安排集中住宿,他提前给起名为“木兰村”。此外还有“黄羊沟”“蜻蜓山”“骆驼山”“白云岗”,等等,他给核试验基地命名了一批富有诗意的地名。这些名字至今听来仍回味无穷。
张爱萍这次带程开甲等专家来基地,主要是定爆心、定工号、定布局,为以后进行的核试验进行技术和工程上的准备。他提出,一律以程开甲的意见为准。这让程开甲很感动,拿出一张人工画好的简易地图,上面有一些简单的标记。程开甲说:“爆心,是这次核试验的心脏,它定下来,所有试验项目,都好围绕它布局。我的意见,爆心就定这儿,这儿离张司令他们当初打下的第一根木桩不远,这一带地形开阔,地面相对坚实……”
大约一个星期后,张爱萍、程开甲等人要离开基地回北京。因为接下来工程兵要进行大规模的工号和各种效应工程的建设,需要有人留下来,和基地技术部的专家们一道,把好质量关,程开甲决定让丁健飞单独留下来。他找丁健飞谈话,嘱咐他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丁健飞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等待大部分前来汇合。
车队离开了,扬起的几股烟尘也消散了。丁健飞站在孔雀河边开屏村临时宿营地的帐篷前,久久地凝视着远方……
施工部队大批开进来,开屏村的帐篷连成了片,孔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