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抵达案发现场时,时间是清晨7:36。
天空刚下过一夜小雨,城郊的泥地混杂着积水与枯叶,阳光小学的围墙外围着几名神情惶恐的家长和学生,校车还停在原地,黄白相间的车身下,一团颜色诡异的塑料袋状物体正被蓝白色警戒带严密圈住。空气中夹杂着泥土、机油,还有微弱的血腥味。
“司机第一时间没有移动现场。”副队孙昊低声对江岸说,“很好控制。尸体就在那。”
“是谁发现的?”江岸的语气一如既往冷静。
“张建国,45岁,阳光小学合同制校车司机。今早7:15,他准备启动车辆,听见底部传来不正常的撞击声,以为挂到了工地的木板,下车检查时……发现尸体。”
江岸点头,径直走向校车。
张建国正蹲在警戒线外,神情苍白,眉角一跳一跳地抖。他是个典型的郊区中年男人,黝黑脸庞、手背满是老茧,一身湿透的制服夹着油污与汗水。
“我真没动她!”张建国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我……我早上上车就听到底下‘咣’一声,像是有铁块撞车壳。我一下车,蹲下去,才看到那个……那个包起来的东西。”
江岸蹲下身,借着法医现场照明设备的光线,仔细观察尸体。
尸体确认为一名女童,被用数层透明塑料袋包裹,衣物完好但面部发青,颈部有明显勒痕。塑料袋与车底夹层之间有摩擦划痕,夹层边缘甚至有被撬动的痕迹,似乎是临时改装后的结果。
“从车后包围板直接撬开。”技术员分析道,“尸体塞入后,板面用螺丝重新固定——螺丝有明显新旧不一的更换痕迹。”
江岸沉默数秒,目光落在死者半裸的脚踝上,皮肤有泥痕,却没有拖拽的痕迹。
“不是死后抬进去的。”他说。
“对,初步判断是死后第一时间塞入,位置正好卡在尾部通风管道上方。”法医胡倩倩补充,“尸斑未明显固定,死亡时间在昨晚傍晚5:30到6:00之间。”
江岸低头看了看校车底部,狭窄逼仄,仅能勉强藏下一具儿童尸体。真正了解这辆车结构的人,才能如此精准地选择位置与手段。
“受害者身份确定了吗?”
“林小满,阳光小学三年级学生,8岁,昨天下午缺课未归。母亲李芳今早原本要报警失踪,没想到被通知现场认尸……”
江岸望向围墙外的办公楼,一名披头散发的女子正在被一名民警搀扶着坐下,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我昨晚真不在家……我……我以为她去同学家复习……”她一遍遍重复着,声音像拧破的毛巾一样嘶哑。
“她身上带着书包。”胡倩倩翻看物证袋,“内有课本、水壶,还有一本蓝皮日记。”
江岸戴上手套,接过那本日记,封面上印着褪色的卡通图案,翻开最后一页,笔迹明显潦草:
“他们都说我是多余的。”
“我也觉得。”
江岸眯起眼,纸页没有泪痕,却有墨水轻微晕染的痕迹。日期栏处停留在昨天,写完这段话后没有再记录。
“自杀线索?”孙昊低声。
江岸不置可否,目光却没有离开那句话。
“日记可以伪造,但感情很难。让技术科查一下这个页面的书写时间。”他转头问道:“监控查了吗?”
“有,但问题大了。”孙昊皱眉,“昨天下午5:30至6点,校车停在第三村庄路口,司机张建国称人有点发烧,在车里打盹儿。但这段监控画面,模糊不清。像是有人故意涂抹过镜头。”
“校车配的车内监控呢?”
“数据缺失——准确说,是17:28至17:41之间,硬盘有格式化痕迹。”
江岸低声说:“他知道这一段是死者被害的时间。”
“而且还有一点。”孙昊犹豫了下,说:“死者母亲昨晚17:45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你女儿在我们手上,准备50万’,但号码定位源头是个作废卡段——警方已判断为恶意软件伪造,发送点就在阳光小学附近。”
江岸缓缓站起身,眼神扫过校车,过往雨水打湿的车顶如同银灰色的甲壳。太阳终于露出一丝面目,照在那破碎不堪的塑料袋上。
一切仿佛都有解释:
——内向学生的自杀倾向。
——司机的证词合理。
——母亲的短信是恶作剧。
但江岸知道,这太干净了。干净到就像有人,一点点擦掉了真正的痕迹。
他轻声道:
“这个案子,不是简单的校园事件。”
他回头看了一眼日记:
“他们都说我是多余的。”
他重复了一遍,声音低如暗夜的脚步。
“谁说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