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女生 >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第2卷《走出伊甸》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b.faloo.com/1474077_1858.html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第2卷《走出伊甸》(1/3)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回家:人类溯源之旅》第2卷《走出伊甸》(从第101章至第399章,共298章)

时间跨度:200万年前至7万年前

核心主题:早期人类从非洲向欧亚大陆迁徙过程中,技术突破与社会结构演变的双重革命,涵盖火种控制、工具智能化、语言基因突变及跨物种文明交流等史诗级进化节点。

卷首:迁徙者的足迹(200万年前-10万年前)

120万年前的南非斯瓦特克朗洞穴,岩壁上的赤铁矿划痕还带着新鲜的光泽。燧的后代——一位名叫“焰”的雌性匠人,正用指腹摩挲着这些划痕。划痕组成的螺旋图案,是她的族群记录火种燃烧时长的“历法”:每圈螺旋代表一个旱季,而此刻,螺旋已经延伸到洞穴深处——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离开这里了。

非洲大陆的气候正在变冷,原本丰茂的稀树草原逐渐被干旱吞噬,猎物向北方迁徙,可食用的块茎在冻土下难以挖掘。焰的族群带着三样东西踏上迁徙之路:用赤铁矿与黄铁矿摩擦取火的工具、刻着星象的骨板、以及装在中空羚羊骨里的火种。这不是一次盲目的逃离,而是一场带着“记忆”的远征——他们要去寻找祖先传说中“永远有河流的土地”。

从南非到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洞穴,再到黎凡特走廊,110万年的迁徙路上,火山岩变成了黑曜石,简单的嘶吼变成了有语法的音节,单个族群的生存变成了跨物种的盟约。当最后一批迁徙者踏上欧亚大陆的土地时,他们携带的不仅是火种与石斧,更是一套完整的“生存智慧体系”:用骨笛声波导航穿越暴风雪,用冰核存储祖先的声纹记忆,用黑曜石武器上的刻痕记录族群盟约。这卷的“伊甸”,不是某个固定的家园,而是人类在迁徙中逐渐觉醒的“认知疆域”——当他们学会在陌生土地上创造生存的秩序,便已走出了被动适应的“伊甸”,踏入了主动塑造命运的新纪元。

一、火种纪元:从燃烧的石头到记忆的容器(120万-50万年前)

第169章《骨炉圣殿》(120万年前·南非斯瓦特克朗洞穴)

斯瓦特克朗洞穴的穹顶垂着钟乳石,水滴落在地面的赤铁矿上,溅起铁锈色的水花。焰蹲在洞穴最深处,面前是一堆被闪电击中过的赤铁矿——这些石头在雷暴中被熔铸成不规则的块状,表面还残留着玻璃质的光泽。三天前,一场罕见的雷暴点燃了洞穴外的灌木丛,她跟着火舌冲进洞穴,发现赤铁矿在高温下会释放出稳定的热量,比普通石头更耐烧。

“把这些石头垒起来。”她发出一串清晰的音节——这是FOXP2基因进化后的成果,每个音节都对应一个动作。族群成员用兽皮垫着赤铁矿,垒成锥形的炉体,底部留着通风的缝隙。焰划动火石,火星落在干燥的苔藓上,火苗舔舐着赤铁矿时,洞穴里突然响起低沉的嗡鸣——炉体在高温下开始共振,频率稳定在53Hz,震得人胸腔发麻。

这个发现让焰彻夜未眠。她试着在炉壁刻上凹槽,发现改变凹槽的深度,共振频率会跟着变化:深槽时声音更低沉,浅槽时则更清亮。她把最稳定的53Hz频率刻在骨板上,当作“安全信号”——当族群成员在洞穴外采集时,只要听到这个频率的嗡鸣,就知道洞穴里的火种还在燃烧,可以安心返回。

后来,考古学家在这个洞穴发现了完整的炉体残骸,通过现代仪器测量,炉壁的共振频率与21世纪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密钥频率惊人吻合。而那些刻在炉壁的凹槽,被证实是人类最早的“声学编码”——每个凹槽对应一个特定的音节,组合起来能传递“猎物出现”“暴雨将至”等信息。这意味着,焰的族群已经能用“火与石头”构建简单的“通讯系统”,而这正是语言之外,信息传递的另一种伟大突破。

第222章《骨焰冰核》(50万年前·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洞穴)

50万年前的西班牙阿塔普埃尔卡洞穴,比南非的洞穴更冷。焰的后代“霜”正蹲在火塘边,用树枝搅动灰烬。火塘是用玄武岩砌成的,边缘整齐,这是他们迁徙到伊比利亚半岛后改进的“恒温炉”——炉底铺着厚厚的火山灰,能让热量缓慢释放,即使夜间无人看管,火种也能保持到天明。

霜的手指在灰烬里翻动,突然停住了。灰烬混合着洞穴里的渗水,在玄武岩表面凝成了一层薄薄的泥膜。她无意识地用树枝在泥膜上划过,竟画出了一串扭曲的线条——像极了她前几天解剖猎物时看到的内脏血管。“这像什么?”她问身边的“石”,石是族群里最擅长制作工具的雄性,他的拇指与食指能精准捏住石核,敲出边缘对称的石片。

“像我们血管里流动的东西。”石凑近看了看,用石片在泥膜上补了几笔,线条突然变得规整起来——像一条分叉的河流,又像某种重复的螺旋。那天晚上,霜把这个图案刻在了火塘边的岩壁上,她发现只要火塘的温度变化,图案的颜色就会深浅不一:火旺时,灰烬被烤成深褐色;火弱时,则是浅灰色。她突然明白,这可以用来记录“时间”——每道螺旋的颜色深浅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