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也叫桂皮,味道辛香微甜,是卤制肉类菜品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主要起压异味、增香和味的作用。
山柰:又叫沙姜。味辛、性温。山奈色白多粉,气香浓,味辣。可调和五味,减少油腻,防止肉制品腐败变质,是制作卤菜常用的增香辛香料。
砂仁:呈棕红色,油性足,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砂仁性味辛、温,有健胃化湿、温中化积、止泻之功效。砂仁含挥发油,可提高肉制品香味,去油腻,除腥膻气味,防止肉制品变质。是卤制肉类的高级调味香料。
香叶:即桂树之叶,呈灰绿状,以体无霉癍,香气浓郁味上品。具有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的作用。
陈皮:也叫橘皮,芳香味苦,具有增香添味、去腥解腻的作用。
香附子:气味芳香,味道苦而辛,能除腥去臭。
除了以上介绍的外,还有白芍、当归、罗汉果、香茅等都有调味的作用。这就要根据所选食材的特性进行选择。比如,卤牛肉时加些白豆蔻。因为白豆蔻有强烈的香气,味道辛辣,能够提味去膻。又如卤海鲜时加白胡椒,它有去腥的作用。
各种卤料在卤制过程中会散开沾到食材上,吃的时候带入口中而影响味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把各种香料装在纱布袋里或料盒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卤包。
因为卤料经过卤煮后会涨大,所以,在扎卤包口的时候不要将线绳紧靠卤料的位置,里面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
按照我文中的卤味做法就是,先购买食材,然后把食材清理干净,随后准备卤料(这里最省事的做法就是去超市买成品卤料包)。
食材简单点就不用油炸,可以炒糖色。
糖用老冰糖(大块冰糖),大块的老冰糖敲碎,用猪油炒,糖在炒锅里完全化开后,改为文火慢炒,但翻搅要快,要炒得焦而不枯,呈深板栗色,发亮,兑开水入锅,即成糖色。
这是整锅卤水的重点,糖炒过火,卤味发苦,全锅皆败。
糖炒得过嫩,不到位,卤菜的色、香、味都提不起来,既难看,又难吃。
卤锅里加足水,将准备好的卤料包放进去,炒好的糖色倒入,放入盐、酱油(不可过多,多抢味)、拍烂的老姜数块等,让卤锅熬着,卤包的香味释放出来,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下卤食材。
准备食材时,必须要有鸡一只(肥一点的母鸡),猪大骨两根,敲断。像是熬高汤一样,给汤底增加鲜味。
所有下卤的食材(鸡除外),都必在开水里焯一道,汆除腥味和血水,并且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焯水时附着在食材上的血渍泡沫等,否则影响卤菜口感。
需卤制的食材下锅后大火烧开,改用文火慢卤,味道才出得来。
卤煮的时间长短,要依据食材来定,费时的食材先下,如猪蹄、猪肝之类。
不经煮的后下,如鸡翅、鸡脚等。东西卤煮好后,不要急于出锅,卤锅离灶后,要焐半小时才起锅。
出锅后的卤菜最好有竹编的筲箕装来凉起,味道更厚实,不能塑料制品来装,影响味道。
卤菜的食用,无论热天冷天,一定要放凉后再上桌,吃起来才味道醇厚。切成薄片的卤菜也可以凉拌。
大家过年闲着没事,可以尝试自己做一锅出来,完全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