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这个董卓很强,却过分慎重 > 第005章 3.0版本翻身计划失败,人..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b.faloo.com/1303972_5.html

三国:这个董卓很强,却过分慎重 第005章 3.0版本翻身计划失败,人..(1/2)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出塞?”

课间时间,正在学堂偏房歇息的县令。

看到了董卓递上了一份竹简。

竹简上写着几行字。

“县令在上,小子董卓,感慨秦汉以来,边关多事。”

董卓上前解释。

“烽火不息,士兵久戍不归。”

“因而在关心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的情愫下。”

“特地写了这么一首诗。”

董卓毕恭毕敬。

县令点点头,道:“有心了。”

凉州自古以来,就是边境之地。

边关战火也是频频燃烧。

所以凉人大多数都养成了骁勇善战的特点。

但遇到凉人作诗,县令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县令不认为董卓这个边地小子,能做出如何让人惊叹的诗歌来。

但又不好戳伤董卓的积极性。

因此谨慎地点了点头。

然后读了起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

读完第一句。

县令明显愣住了。

“以月属秦,以关属汉?”

他看向董卓,似乎在询问董卓。

董卓解释:“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

“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

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

这话一出。

不仅是县令,连旁边的老先生也愣住了。

“以意逆志,自当了然。”

张老先生不断琢磨着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话的深意。

“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

这是一个边关小子能够写出来的诗句?

张老先生看向董卓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万里长征人未还。”

县令唏嘘不已。

小小董卓,竟然能将秦汉以来千年以来历史...

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诗,乃是你亲笔所作?”

县令很明显不相信董卓。

“正是小子亲笔所作。”

董卓恬不知耻地承认了。

“秦汉时期,便筑城备胡。”

“千百年漫长岁月中,边关内外,汉人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

“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董卓的一番话,说得县令和张老先生,面面相觑。

此子小小年纪,理解能力竟恐怖如斯?

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

必然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

以及整个从军生涯的悲剧命运!

万里长征没有归期!

自秦到汉,代代如此。

陇西亦是边地之一,县令的感触,比董卓来得还要深刻!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话振聋发轰,直击县令的灵魂深处。

飞将军李广还活着的话,胡人的战马,就绝不可能度过阴山。

那么大汉边境也会无比稳定。

作为征人的边关士兵,也就有机会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你对朝廷边地将领,有所不满?”

县令眉头直皱。

表面上,这后两句诗,是对飞将军李广充满了无限敬仰之情。

但暗中却在嘲讽,如今边地将领能力不行。

胡人频频越过阴山南下,劫掠汉地百姓!

“不错,卓,可取而代之!”

董卓这一刻没有任何的谦虚退让。

这个时间点的大汉边境将领,基本不行。

除了三位战神,皇甫嵩、朱儁、卢植之外。

其他人,董卓想喷谁就喷谁!

董卓的豪言壮志,让县令为之一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出塞,县令认为董卓绝对做不出来。

“可是家中大人教你如此?”

一想到各家后代搏名声,想举孝廉的行为。

县令就联想到可能是董君雅做的诗,然后交给董卓。

哎,不对呀。

董君雅在文学造诣上,有几斤几两?

县令是一清二楚!

一个离职的县尉,缉捕盗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