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那日,我正在清洗手上的淤泥,居然看见学堂的学子在湖畔采风,楚暨也在其中。
原来,先生出了一道题:要求学生以“珍珠”为题作一篇论文。
学堂里有些富贵子弟并不懂得平民百姓是如何辛勤劳作,下笔无法写到精髓,先生便让楚暨引路,带他们前来看看。
当年因为我和楚暨闯进学堂而出言不逊的学子率先发言:认为本县所产的珍珠能呈进京城,得皇室喜爱博后妃一笑,乃是作县之荣,百姓之幸……
楚暨则认为:源源不断进贡珍珠,不仅劳民伤财,也让土地不能休养生息,应当废止……
两边一言不合,争论起来。
和楚暨作对的那名学子占着自己这边人多,对楚暨冷嘲热讽:不就是中了个秀才,有什么了不起的,看你那副穷酸样,这秀才给我,小爷都不稀罕呢?
我一边干活,一边心疼楚暨。
从那以后,他更加刻苦读书。不到2年,就中了举人。
中举后,楚暨有了官身和一份微薄的俸禄。为了感念采珠人的收留和数年的支持,他将领来的俸禄都分给了乡邻。
大家都很高兴。我们都盼着,有朝一日,他能高中状元,到圣上面前说一说我们这些老百姓的苦。
爷奶的身体更不如前了,楚暨就把帮人抄书的活计暂时放了放,有空就来家里,帮我干活。
有时我们也一起出去采珍珠,每次他都要求我在船上看着就好。
楚暨采珍珠的样子有些笨拙,打开蚌壳后,他要捻半天才能找到珍珠。我嫌她手脚太慢,怕这些蚌回水里前就会死掉,就从他手里抢回了取珠的活儿,只要他负责把蚌壳摸上来。也是,他那双手是生来就是写文章的,哪能干这些活呢。
年底的一天黄昏时候,我刚驶船靠近码头,便看到楚暨朝我招手,见他很急的样子,我立即锁好船,也没来得及清洗,就带着满身泥泞和湖泥的腥气走到他跟前。他也不嫌弃,拿出手帕,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泥泞,牵着我回家。
吃完晚饭,他便要走了。
他说:他是来跟我辞行的,明天一早,他便要赴京赶考,先生说他再不起程,就赶不到明年的科举考试了,而此次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三年。可楚暨不能再等了,他每天都盼着在考场上拔得头筹,然后解除我采珠人的苦难,带我过上好日子。
我虽不舍,还是强忍眼泪,嘱咐他早些启程,路上保重。
临走时,他将一颗小小的珠蚌交到我手中,托我好生养护,为他养一颗又大又圆的珠。
他说:五年之内,他必会回来。届时,再将这颗珍珠带回。
我将那颗蚌做好标记,放入湖中,日日照看。
只有这珊湖才能养出最好的珠。
他走后,我更忙了些,白日采珠,晚上收拾家务,干农活,照顾爷奶,忙的抽不出身来。
有时候累得喘不过气来,就一个人到湖边走走。
实在难以相信,这个浑浊到连泛起的波浪里都带着泥星的湖,竟能产出那样美丽的贡珠。
多年前,那湖水如一湾漂亮的猫眼石般清澈见底,只因长期养蚌投肥,盈盈碧水不复存在。
每次听祖辈说起,村里有的水性好的人潜到水下经常能摸到些鱼虾上来,因为水质好,人就算潜入湖底视线也如在岸上一般清亮。我总觉得那是传说。
几乎每隔半个月我就能收到一封楚暨的信,信中写他在京中的见闻,说他看的书,问家里的状况。我每次都得抽空挤时间才能回复他。
因为要向朝廷进贡珍珠,作县每隔20里就有一个驿站,我们之间通信也很方便。到了第3年,楚暨开始寄些银钱回来,每次从驿站回来,我都喊来乡邻一起分享。
就是这些信,让我找到了一丝慰藉。
我们什么都谈,只有关于考试的事情,两人都默契的闭口不提。不知道是因为太过于相信他,还是不敢问,怕他万一失手,我寄信去问,岂不是在伤口上撒盐。
这次考试,楚暨准备了很多年,也耗费了太多心血。
他的想法,他的抱负我都明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