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21:水路和战船的重要性!
蓝玉看得出来,朱栎带来的那两百汉王亲卫,绝对是身经百战,在战场上厮杀之后才活下来的老兵!
这可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虎狼之军啊!
“九弟是咱兄弟当中最会打仗,也最会带兵的那个。”
“他的汉王亲卫自然也不会是泛泛之辈。”
想了想,朱标便笑着点了点头。
他自然也能感受到那两百汉王亲卫军的与众不同,但一想到这些兵可都是朱栎训练出来的,也就释然了。
蓝玉闻言,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一次回汉中,朱栎打算走的是水路。
他让太子朱标去漕运衙门借了六艘船过来,专门送他们一行人沿长江西进,等到了开县,也就是后世山城地界之后,再下船北上。
那时候距离汉中也就没多远了。
而且走水路比陆路肯定会舒服一些。
数千里路,要是骑着马一路颠簸,肯定是比较遭罪的。
而且中途马匹还得需要休息,一天也就只能赶两三百里的路程。
毕竟马一天顶多也就跑一百多公里,再远就得把马匹累出毛病来。
但坐船就不一样了,不管是人还是马匹或者物资全部装上船,不用没日没夜的奔袭。
他原本是想让朱元璋借他一艘能够直接装下他这两百多人的战船的,但奈何朱元璋根本就不给他。
有这六艘小船将就着也算是不错了。
当然,走水路也有一个缺陷。
因为朱栎他们是从应天府出发逆流而上,加上冬季多刮的是西北风,所以在时间上,肯定是不如走陆路快捷的。
毕竟是古代,船只用的还都是风帆或者船桨来驱动。
风向不合适的时候,更多地还是要靠人力划桨来保持船只的前进速度。
这一趟回汉中,估算着至少在江面上就要消耗一个多月,比走陆路肯定慢多了。
不过朱栎这时候反而不着急了。
之所以选择水路,除了比陆路舒服一点之外,更重要的便是熟悉水路环境。
日后真要造反,沿长江顺流而下,便可直达应天府!
当然,在朱元璋还在的时候,造反的事情朱栎肯定是只字不提的。
哪怕到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程度,该隐瞒的依旧都得隐瞒。
“果然还是坐船代步方便多了,不用日夜奔袭,也好让兄弟们不用那么累!”
跟着朱栎上了其中一艘船之后,秦武不由心生感慨。
同时他也不由得佩服太子朱标在应天府的分量,轻轻松松就要来了六艘船。
“如果能把大明水军的战船给弄来就好了。”
在船上转悠了一圈,秦武不由对大明的战船生出了些许好奇。
秦武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将领,生于北方,也未曾接触过水战。
“大明的战船还是非常宝贵的,每一艘可都是大明水师的心头肉。”
“本王倒是想弄一艘过来,不过被父皇给驳回了。”
“要不然本王也不至于让太子出面给搞这么六艘小船来了。”
朱栎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古代,一旦大战开启,步兵之类的都是靠双脚赶路的,跟后世现代可不一样,还有专门的运输车辆,甚至火车飞机。
试想一下,战事一开时出动步兵团,让你靠一双腿从应天府一路走到汉中是个什么样的体验?
虽然朱栎这趟出门带的是骑兵,但是日夜奔袭也会马疲人劳。
而且大型战场中,还是以步兵为主,毕竟马匹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
在这种情况下,战船和水路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这也是古代水战如此出名的原因。
就比如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赤壁之战,再比如草船借箭和借东风的典故总算是耳熟能详的吧?
大明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北方,所以在开国之后,朱元璋把主要的重心放在了训练骑兵上。
再加上朝廷本身没什么钱,想要发展水师都困难。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海禁的原因。
没有强大的水师力量,除了海禁又能如何呢?
而朱栎知道,如果将来有一天他要造反,水路也是他必须要打通的一条战略通道!
沿江顺流而下,那抵达应天府的时间可就比陆路要快得多了!
“而且咱之所以选择水路,也是想让你们提前熟悉一下水性。”
“这次出来的两百人,都是咱精挑细选的精兵和军官。”
“你们都熟悉水性,并且熟悉这长江之后,将来的哪一天说不定就会有用武之地了!”
朱栎这时话锋一转,对着秦武继续解释道。<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