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拳种,分支多,意味着矛盾就多,今天就是两个洪拳弟子之间的争端,韩春明也就是遭了无妄之灾。只不过武行内的事,颜面大如天,韩春明个人声誉无所谓,但是太极门这三个字扣在头上,他就退让不得。
今天三人在场,如果传出去,韩春明退让,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是行业内的老规矩。
虽然经过混乱年月的冲击,一些老规矩已经丢的差不多了,可是,京城是太极门的老巢,自己的大本营里被人踩,如果不吱声,那才是丢人丢到家了。
那个苏解话一出口,梁老大就知道事情坏菜了。恨不得把他的嘴用钢针给缝上,真TMD就是个老鸹,到哪都能招灾惹祸。
于是厉声喝道:“你闭嘴!对着韩春明抱拳道:“五弟,你多包含,他就是有口无心,家里大人宠坏了,说话不经脑子。”
韩春明从容不迫的收了拳架,双手怀中抱月,按压下腹,导气归元。胸口一口浊气喷出,这才说道:“大哥该知道我的性子,我个人不计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惜我韩春明可以退,太极门不行。”
那个苏解看着韩春明从容不迫的样子,在他的眼中,简直就是装逼,这也正是他性格上一直欠缺的东西,一股无名火涌上心头,破口大骂:“你算什么东西?人五人六的,你个瓜怂,有种过来练练?就指望嘴皮子上耍横呢?”
这家伙是个奇葩,梁老大努力补救,他一心拆墙,有这种猪队友,不打架都不行。
这厮出口成脏,梁老大已经知道,无可挽回。索性不再劝,这王八蛋总要吃亏了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于是退后一步,对韩春明说道:“老五,事情就控制在咱们三人之间,不用惊动太极门和我们红拳群英会了。”
这一点韩春明十分认同,打架不是他的本意,可惜事情往往不以他的意志发展,学了武术,就离不开武林纷争,除非做一辈子缩头乌龟。何况面对的对象不一样,如果是行外的人,韩春明理都不会理他,毕竟他不懂武行的规矩。小小言语冒犯,大象不会和蚂蚁争高下,可是这个人是纯正的习武人,明知故犯,这就是吃落落的挑衅,是欺负上门。
退无可退!
不过,闹的太大了也不符合韩春明的意愿。于是说道:
“我就和这位口气这么大的爷们儿公平斗一场,输了是我学艺不精,绝不怨天尤人,不关太极门的事,你们输了,想找后账,我接着!”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梁老大也无话可说,只有手上论高下,于是退在一边,任由二人动手解决纷争。
韩春明微笑依旧,摆出一个金刚捣锥的拳架,对手苏解大踏步上前,气势汹汹摆出一个六合手的架子。双方亮招,这叫摆门子。
外行觉得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打呗!磨磨唧唧!内行人才会知道摆门子有多重要,一个简单的动作,在高手眼里就可以判断出许多的东西。例如,对手的身法是否灵活,身体是否有缺陷,手脚是否协调,对手的心性是否沉稳。
一点点的破绽就可以决定胜败,甚至是生死。
每一个习练太极的人都会选择自己的母拳,作为攻防、刚柔转换的中轴,韩春明独爱金刚捣锥这一招,就选做自己的母拳。最熟悉的拳架一亮相,韩春明立刻就进入了全神贯注的心境。
相比于韩春明的气定神闲,苏解大踏步上前,一招六合手摆出架子。红拳的套路有据可查的最低也有一百多套,许多的流派都是专精几套就足以扬名立万了。无论红拳套路如何的千变万化,核心的理念就十六个字“撑补为母,勾挂为能,化身为奇,刁打为法”。
也就是说,套路是皮,骨子永恒不变。
苏解并不是一味地草包,眼神凌厉盯着韩春明,向着他侧面迂回,意图发现破绽,主动抢攻。韩春明微笑着斜挎一步,便又变成了正面面对苏解。
太极身法,就简单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汇合推手八法,就是太极十三势。组合起来,却是千变万化。韩春明就是运用的这个身法,用好了,化腐朽为神奇。
苏解不停的转换方向,韩春明以不变应万变,微微调整方向,就逼得苏解劳而无功。韩春明的造诣只能算一般般,根本就窥测不出苏解的破绽,可是通过接触,却敏锐的发现了他性格上的弱点急躁。
果然,这厮接连转了几个圈子,没有找到破绽,立刻就心浮气躁,一个虎扑,明为左边进攻,实则一个绕身右路“猛虎爬壁”,撑手加云手,出手就是红拳的必杀技。
国术交手,顷刻间分胜负,哪像武侠小说里动辄打上三百回合,胡扯八道!
苏解的这一招气势正旺,精气神合一,打出的最神完气足的猛攻,韩春明明智的发现,自己接不住这一招。于是不加思索的后退一步,如风似闭!太极里最善于防守的一招。有的流派直接就叫六封四闭,形容防守的滴水不漏。韩春明如果没有学过钓蟾劲,不用打,就是个送菜的货。现在,却有了争锋的本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