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旺的话音刚落。
又一个白胡子老头跳出来质问李秋。
“三皇子用心何其险恶!”
“看似关心国事,实则是想趁机夺权。”
“身为皇子,岂可与武夫为伍?”
“况且,北疆只不过是打打仗罢了,有朝廷驻守的将领和几万大军,能有什么要紧事发生?”
“危言耸听,用心不正,臣恳请陛下重责!”
如果说陆旺是在反驳,那这家伙就是想置李秋于死地。
他叫江怀远,乃是吏部尚书。
是李恪派系的人。
行事作风何其相似。
都是阴险毒辣之辈。
“呵呵……好啊,我就说了一句,诸位就想置我于死地。”
“真不愧是久居朝堂的老臣,杀人不见血!”
李恪本不想招惹太多是非。
因为他知道树敌太多,与他极为不利。
可是眼下别人想要他的命,那他也就不能在有所顾忌了。
“尔等心中所想我都一清二楚。”
“此时北疆告急,你们却还有心思在这里吹嘘政绩争权夺利,对得起那些血战沙场守卫边疆的儿郎吗?”
“一但燕云十六州失守,遭殃的不是你们,而是我大夏朝的子民。”
“你们倒是人五人六过着锦衣玉食的,可是谁替那些即将被战火摧残的老百姓想过?”
“没有……你们根本不会想。”
“因为在你们心里,那些人只不过是贱民,他们的生死与你们何干,对吗?”
李秋言词极为犀利。
神情也颇为狰狞。
“三皇子之言太过偏激,臣不敢苟同!”
“与邻国交战,也是时常发生的事。”
“只要双方展开和谈,相信不久战火就会平息。”
“我朝历来讲究仁孝治国,臣以为能何谈最好,如此便能避免大动干戈。”
还是陆旺率先发言!
不少人都表达出了附议的想法。
“是呀,能和谈最好,打仗有失体统。”
“我也赞同,一旦开战形势与我国不利,国库积蓄的钱粮都将大量消耗,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对呀,我们应该韬光养晦,坐等他国消耗,带到时机成熟之后,再做考虑!”
“……”
一群大臣有户部的、有吏部的。
甚至于礼部、工部的也都是这个意思。
而支持他们这种言论的朝臣,接近三分之二。
皇帝一时间也是为难。
反而李珏和李恪则是偷偷发笑。
他们笑李秋没脑子。
明知道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他们的人。
还敢提这种自讨没趣的事。
两人都暗自决定。
等这件事过去之后,得好好教训教训他。
“你们是和平日子过久了,脑子都生锈了吗?”
“人家都打上门了,你们居然会想到和谈这种荒唐的办法。”
“亏你们还都自称饱学之士,史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历朝历代,一味和谈的能有什么好下场?”
“那些都是喂不熟的狼,他们只想吃你肉喝你的血,然后还会嚼碎你的骨头。”
“卑躬屈膝,那我大夏朝的颜面何在?”
李秋一转头对着皇帝说道。
“父皇,儿臣有一言,请您思虑!”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和魄力。”
“想要靠言语征服那些异族,无异于异想天开。”
“道理我们会讲。”
“不过在此之前,要先让大夏皇朝的铁骑踏碎他们的脊梁!”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就在军队脚下!”
“这些妄图和谈之人,其心可诛,其行当斩!”
李秋的话一字一句,都铿锵有力。
台下的众臣都被吓了一跳。
至于李珏和李恪更是听傻了。
他们没想到,过去一直默默无闻的三弟。
今日居然会说出这等霸气十足的言论。
而且一字一句都十分在理。
让人辨无可辨。
不过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要阻拦。
之前只是一种担心。
担心李秋拥有军权后会和他们争夺皇储之位。
可是现在他们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可能。
一旦李秋获得了军权。
他们将会面临一个可怕的对手!
“父皇……”
李珏和李恪异口同声的想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