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山贼?卧槽,小寒山上竟然还有山贼出没?”杨林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
“怎么没有!”智空转头看了他一眼,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大旱三年,到处都是乱世,乱世生妖,何况是区区的山贼!”
“……”
月黑风高,两人面面相觑。想起那杀人弃尸的场景,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犹豫间,对面已经依稀能看到了人影,粗粗一数,起码在十几个人以上。这些人张牙舞爪,冲过来的时候,嘴里还叫嚣着:
“快点,快点,人就在前面,粮食也在前面……”
形势危急,粮食和性命不可兼得。关键时刻,智空挡在前面,并用力推了一把小和尚,“日来,你赶紧去山上报信,为师这把老骨头在这里先顶着。”
“师父,您的大恩大德,弟子无以为报,只有来生做牛做马……”
“咦,不对……”
“顶你妹啊,走开啦!”
杨林无奈的白了智空一眼。特么的,前面明明是方丈他们,你当老子的透式是摆设啊。
……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才改名叫寒山寺。
尽管已经是深夜,但是寒山寺还是赶在了第一时间烧锅做饭。上山的时候,几十个人托着那些大米,小心翼翼的围着,那阵势,绝对比恭迎佛祖还虔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做和尚的自然也不例外。宁静的寒山寺食堂。从来没有像今晚这么热闹过了。
不仅智玄方丈亲自坐镇。其他的和尚,更是进进出出,忙碌个不停。淘米、摘菜、烧火。还有好几个现场指挥的。
“快快快,这些大米放这边,那个青菜洗干净了。”
“那边的,你少放点米,少放点,饿死鬼投胎啦呐。”
……
虽然被呼来喝去,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大旱三年,饿死了多少人哪!活下来的,才会明白手中粮食的份量。世人,往往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更加懂得曾经拥有的宝贵。
炊烟袅袅升起,薪火映面人红。
很快,第一口大锅,被抬了上来。昏暗的油灯下,浓郁的香气瞬间就聚满了人。
这一锅是特地为寺里的老弱病残准备的,虽然只是米粥,但是里面的主配料却非常丰富。
不仅有蘑菇青菜,还有初春的山笋、竹荪。乳白色的米粥,混合着这些山珍,就算轻轻的凑近了吸一口气,都是令人回味无穷。
考虑到有些人饿的时间太长了,光靠米饭肯定恢复不过来,所以回来的时候,杨林又和美尼姑们讨了些蔬菜和佐料。正因为如此,此刻的米汤上面才会漂着一层淡淡的油星子。
不过,那自然是适合出家人食用的植物油罢了。
热气腾腾的香味,很快就弥漫了整个房间。主事的大和尚拿汤勺舀出一碗碗排好,接着按顺序分给事先排队的人。
这其中,有吧唧嘴巴的小小沙弥,也有已经饿的起不来让人代劳的老和尚。
“吸吼,吸吼……”那些小沙弥,端起粥,就迫不及待的找个地方喝起来。
看到这一幕,许多老和尚都露出来了会心的一笑。记不清有多久了,这么温馨的画面。
很快,又一锅粥端了上来,这次轮到的是方丈和众长老……
……
所有人都在忙碌,而杨林则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他东瞅瞅、西看看,竟然还让他从中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白天昏倒的那个“乌骨鸡”。
不知为什么,乌骨鸡让他生出一种亲切感。或许是穿越过来,身边总少了亲朋好友的缘故。看着乌骨鸡又黑又瘦的身体,就像看着自己前世那个腼腆懦弱的弟弟,杨林的眼眶有些shi润。
他拿过碗,亲自给对方喂了几口营养粥,没多久,小乌就悠悠到醒过来了。因为还没力气说话,只是对着杨林腼腆的一笑。就这一笑,杨林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将碗交给其他人,他搜索着方丈的身影。食堂里人很多,不过都是些小和尚,看来方丈大师应该是到外面去了。
果然,出了食堂,就看见智玄和其他几个老和尚正端着碗,坐在一株数米高的奎木下,虽然没有第一批起锅的食材丰富,不过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凭着日来的记忆,杨林知道那老奎木下面,正好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唐朝诗人张继的成名诗。
杨林轻轻的踢着脚边的小石子,慢慢的晃悠过去,最后负手站在石碑前面,开始深情朗诵那首石刻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好诗啊!”
一首朗诵完毕,就像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