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平五年,十月!
洛阳皇城,东宫。
一个面容清秀俊雅的少年郎,坐在卧榻上,手中捧着一卷《九州风物志》,看得入神。
卧榻两侧,两个鎏金熏炉里中发出阵阵热力,驱散了殿中寒气。
殿外大雪飞扬,殿内温暖如春,恍若两个世界。
“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十二年了。”
一盏茶的光景后,刘辩放下手中书卷,看向窗外的风雪,神色之中,有些许唏嘘。
十二年前,刘辩穿越而来,取代年仅一岁的大汉皇子刘辩,也就是未来的汉少帝。
一觉醒来,成了皇子,还是未来的大汉帝王。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情。
因为即便东汉末年皇权旁落,世家做大,但是熟知东汉三国历史的他,依旧有信心拨乱反正,再兴汉室。
可惜现实却跟他开了个玩笑。
因为这个世界并非他熟知的历史世界,而是一个有着超凡力量的神话世界。
有武者,拳碎山河,一人可敌万军。
有文士,笔落风雨,诗词文章惊鬼神。
有道人,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只等闲。
除此之外,还有妖魔,有鬼神,以及古老流传的仙佛神圣之传说等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原身刘辩,也就是本该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彩墨的汉少帝,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人使道术害死的。
若非其母何氏发现不对,将刘辩送到了护国法师史子眇的家里放养。
恐怕刚穿越来还没几日的刘辩,便会步入原身的后尘,追随其他皇子一同夭折了。
然而,即便有护国法师史子眇的保护。
刘辩这十二年来,也经历了不下于十数次的各种意外和巫术袭杀。
可谓是惊心动魄,步步危机!
还有就是,如今灵帝根本就不喜欢他这个儿子,而是偏宠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
甚至群臣奏请灵帝立太子时。
灵帝也以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等理由,想立年仅七岁的皇子刘协为太子。
若非刘辩的母亲何皇后在宫中受宠,舅舅何进又是当朝大将军,位高权重。
恐怕自己那位父皇早就将自己废黜,将刘协立为太子了。
废太子的下场,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反正没有一个能善终的。
然而,即便有刘辩的母亲何氏,以及舅舅何进等人存在,灵帝依旧没有立刘辩为太子的打算。
只允许他暂居于东宫之内,将太子之位空悬,做个无名无实的太子,其意不言而喻。
面对这样的大汉朝,这样的处境。
你说刘辩能不低调嘛。
“帝王之家啊。”
刘辩靠在卧榻上,闭合双眼,心中无声感慨道。
认真算算,他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见过自己那位“父皇”了。
由此就能知晓,那位汉灵帝对他是怎么一个不待见到了。
刘辩心中叹息一声,意识进入识海之内。
只见识海之中,有一座古朴沧桑的青色石钟存在。
石钟,好似青铜打造而出,又像是历经时光冲刷形成,从里到外都透有岁月悠悠、万古须臾的神秘气息。
石钟之上,共有十二道刻度,如今已有十一道彻底显化出来。
唯有最后一道,看似完全显化,实际上在刻度的最尾部还有稍许的模糊,标志着刻度的不完整。
“快了!”
刘辩看着识海中的石钟,忍不住心生期待。
这石钟是伴随着他一同穿越而来的产物,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他的金手指了。
唯一可惜的是,刘辩至今还不知道石钟的作用。
他猜测可能要石钟十二个刻度完全点亮后,石钟才会发挥出作用来。
一道刻度点亮的时间是一年。
如今十二年快要过去,最后一个刻度也将彻底点亮。
这也代表着他识海中的石钟,马上就会开启了。
在刘辩的无比期盼中,时间一点点流逝。
当石钟的最后一道刻度彻底点亮,猛然大放光芒,显现出异象。
只见那青铜石钟微微一震,便有一道信息从中传出,让刘辩知晓了石钟的来历和功能。
石钟名为岁月之钟,应时空大道而生,属于时空神器的一种。
至于岁月之钟的作用?
其作用,则是可以从消逝的时空中烙印道痕,并将道痕提取出来,类似于打卡签到。
所谓的道痕,也就是天地大道的痕迹。
按照刘辩的理解,应该是属于前人留下的修行信息,或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