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的探子说。”
“他们居然胜了!”
中行说这句话说完,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显然,他沉思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儿了。
军臣单于却是有些纳闷。
“什么叫,他们‘居然’胜了?”
“难道,他们不该打胜吗?”
“右贤王胜了,我们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中行说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大单于,我并非是不想让他们胜!”
“而是,他们真的不该胜!!”
这话,不仅让军臣单于懵了,就连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
左右骨都侯(匈奴单于的辅弼大臣)等一众王庭大臣们,更是一脸的错愕。
“他们……怎么就不该胜了?”
“右贤王英雄出少年,居然打赢了雁门之战,这不是可喜可贺之事吗?”
面对左右的发问,中行说显得气定神闲。
只见他转头扫了一圈,然后轻声问道:
“各位,你们也不想想,雁门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大汉北方边境最坚固的要塞,险关!”
“而且,是由李广亲自镇守的!”
“李广是何人,我不必多说了吧!”
“这样的要塞,我们单于王庭都不敢轻易去强攻!”
“就凭他右贤王部?只五万人?”
“想要打下雁门,那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你们说说,他们胜了,不是很蹊跷吗?”
不得不说,中行说作为一个汉人,对汉朝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也很清楚,匈奴人没有攻城器械和攻坚的经验。
就算去多少人,也是打不开雁门关的城门的。
果然,他这么说完,整个大帐之内,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军臣单于更是眉头紧锁,想要想通此间关节所在。
这么一想,还真让他想通了几处疑点。
然而,就在此时,右骨都侯突然一拍大腿道:
“我知道了!”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把其他人的思路都给打断了。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到他的时候,右骨都侯信誓旦旦道:
“雁门自然是易守难攻。”
“但是右贤王,也可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战争天才啊!”
“这么难啃的骨头让他给啃下了,说明这个新上任的右贤王,绝对有了攻坚城池的能力!!”
“此人,乃大才也!”
“大单于,我建议,立刻召见这位右贤王,我们,要向他请教战术战法!!”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右骨都侯居然激动的站起身来,言之凿凿道:
“我敢断定,此人,定是我大匈奴继冒顿单于之后,又一位被昆仑神降下的天之骄子!!”
继冒顿单于之后,又一位被昆仑神降下的天之骄子?
所有人呆呆的看着右骨都侯,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这评价,这也太高了吧……
不过,随着右骨都侯这一番话说完,所有原本想到另一个方面的人,却也就此突然打住。
转而思考起这位右贤王的厉害之处了……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不是包括中行说。
见众人似乎要被右骨都侯带跑偏了,中行说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却不想一旁的左大都尉也是一拍大腿,道:
“我也想起来了!!”
“这位右贤王上任不过才三天而已,就有动员全军的能力。”
“这岂不是也说明,此人有大才??”
“你们想想,此子可才十六岁啊!!”
左大都尉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继续说道:“我十六岁的时候,还整天就只知道骑马打兔子呢!!”
中行说直接懵逼了。
这帮子匈奴人,这都是些什么理解?
企业级理解吗?
我要说的明明是他根本不可能打赢雁门关之战。
但你们为什么全都理解成,他是个天才?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匈奴人崇拜强者?
这崇拜的,也太盲目了吧?
中行说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我一定要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保持清醒!!
想着,中行说踏前一步,震声道:“大单于,你听我说……”
然而,让中行说绝望的是,军臣单于挥手直接将他打断了。
“好了,你们都不用说了,本大单于,已经知道了!”
“我这就给右贤王发单于令,让他前来单于王庭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