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杀————!”
    伴随着傅玉龙一声暴喝,李大牛径直向山下狂冲而去,八千士卒抱着必死决心紧随其后。
    他们此行,是为了复仇,亦是为了赎罪!
    明军藏匿于山腰密林,距离山脚不过百十余丈,震天的喊杀声很快便惊动了埋伏在四周的叛军。
    原南甸宣抚使刀乐成惊讶之后便是狂喜,急忙命人吹响了号角。
    大明那支残军,不愿再当缩头乌龟,终于露面了!
    这支残军里面,可是有着不少大鱼,比如那位当朝驸马爷、武安侯傅玉龙,他可是大明圣天子的心腹爱将啊!
    倘若能够抓住他,以此要挟明廷,说不定此次还能够全身而退!
    他们并不想造反,更不可能奢望击溃明廷,夺取江山!
    他们唯一所求,便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自己的部族能够脱离明廷的掌控!
    自大明踏破云南上千部落后,明廷在西南地区的掌控力急剧上升。
    明廷对待西南诸族的态度,从羁縻制度到土司制度,再从土司制度到眼下轰轰烈烈的改土归流。
    一步一步,明廷用百年时间逐渐消磨西南各个部落的文明,逐步蚕食了他们的家园,而后令其彻底消亡!
    羁縻州县的建置并不影响部落的生活发展,各个部落依旧可以在自己的家园安稳生活,只需定期向明廷朝贡便可!
    这给予了各个部落极大的自主性,与尊重!
    那时的生活定然是十分快乐的,刀乐成无比确信这一点!
    而后便是装作大方地赏赐职位一个个部落,世袭罔替的官职,称为“土司”!
    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财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对于当地人民予求予取,掌握一切生杀大权,除了不能登基称帝,其他一切甚至比照大明皇帝!
    而成为明廷承认的合法土司,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只需要象征性的向朝廷缴纳微薄的赋税,便可得到明廷的庇佑,何乐而不为呢?
    愚蠢的部落首领拒绝不了唾手可得的财富与地位,争先恐后地接受朝廷册封,亲手给自己以及自己的部落套上了枷锁!
    当羁縻部落成为土司之后,土司长官承袭必须经由朝廷正式授予官职和赐予诰敕、印章、虎符、驿传玺书、金(银)字圆符等信物,才算是正式的土司。
    而明廷借助征收赋税之机,不但对部落子民进行统计、编户,摸清了部落的底细,还派兵在各地土司戍守,同时土司之内的士卒也纳入了朝廷的征调范围。
    一旦遇到了战事,地方土司不但要提供士卒,还要额外提供粮饷、牲畜以供朝廷使用。
    除此之外,明廷还大力在各土司境内设立儒家学堂,宣扬所谓“圣贤之道”,以“教化诸夷”,其效果不是一般的有效!
    刀乐成有幸入过云南孟定府的儒学学堂,却发现那里根本就不是传播圣贤之道的地方,而是教化他们如何给明人做狗的地方!
    因为血统!
    因为礼法!
    因为地域!
    明人根本就未把西南诸蛮视为同类!
    在他们眼中,自己等人终究是该死的蛮夷!
    呵,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连那位大名鼎鼎的至圣先师,都曾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双方之间,本就是水火不容啊!
    土司体系不断完善后,明廷却还是感到不满足,他们想要得到更多!
    于是所谓“改土归流”的国策,在那位大明圣天子的极力推动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改土归流,将部落首领担任的土司世袭制废除,改为由朝廷派遣的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担任地方最高官员!
    他们,可大多都是汉人啊!
    并非所有汉人都能一视同仁,更多的是一些视他们如猪狗的杂碎!
    不仅如此,明廷一方面在采取驻军、屯兵、修边、筑卡等强硬军事措施的同时,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西南地区的“儒化”!
    如设置官学、书院、义学等构建儒家教育体系,给与诸夷土司士子资助及科举名额优惠,重视对先儒先贤的祭祀,颁令禁止甚至铲除各大小部落诸多宗教祭祀活动及风俗习惯,推行三纲五常及忠孝节义观念等等!
    那位大明圣天子,是一个做事不计后果的人,也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倘若不是颇有智计的思仑看穿了明廷这一系列国策的深意,暗中联系了三宣五慰的最高首领,准备加以抵制,他们还根本就还未反应过来!
    一方面强硬地废除土司世袭制,震慑各大小部落,另一方面又大力推行儒化,软刀子杀人,不知不觉间令各部落文明消亡!
    明廷用心之险恶,令人作呕!
    倘若刀乐等人知道紧随其后的州府郡县制,不知会作何感想?
    眼见傅玉龙等人硬扛着箭雨冲杀到了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