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当初先皇建造这皇城的时候都是不惜辛苦的找来了服务旧唐宫廷的匠人组成如今服务于天家的将作寺,让他们完全仿着长安的皇宫建了如今这么座紫禁宫,从尚未开国到如今,二十余年了,皇城大体已经完工,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宫殿还在加工。
九为极数,所以这皇城之中有九宫九殿,这九宫九殿各有其作用,其外还有数不尽的小宫殿和一些额外的书斋书轩场所,外边甚至传闻连这宫里的茅厕都比京都寻常百姓的房子大上四五倍。
先皇平素吃用都很简陋,后宫更是没几个妃子,有名的除了早逝的刘皇后外也就是北齐来的那位萧妃了,所以常人也摸不透建立这么豪华的宫殿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为了纪念旧唐三皇子?虽是义父义子的关系但传闻旧唐三皇子是个朴素的人,不过虽然动用了不少财力,但先皇是屠夫出身,知道寻常百姓的辛苦,建国至今二十年都不曾加税,百姓也不知这建皇城的钱是哪来的,有人说是北齐公主的嫁妆,有人说是先皇早年征战的时候搜刮那些为富不仁的乡绅财主所得,这钱到底不是小数目,不过现在也没人搞明白,只得当作饭后谈资说说罢了。
皇极殿外,不少紫袍红袍的大臣三三两两的走出殿门,按以往的惯例今日是年前例行的小朝会,以往先皇都会在皇极殿召开,不过今年却有不同,当今圣上将朝会的组织流程都交付给了三省的主官,自己当起甩手掌柜在英华殿等待汇报即可。
若是以往众大臣对此也没太大意见,毕竟先皇有时也会这样,以往先皇坐在那个位置上也只是听听汇报而已,这汇报基本都琐碎且冗长,别说皇帝了,大臣们也是不喜的,毕竟除了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外其余人可都得站一上午。
但如今却不同,新皇登基,原来的势力平衡被打破,各方势力都卯足了劲想为自己这方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在刚刚还有好几个中书省官员直接顶撞了当朝首辅李善长,也不知是不是中书令的指示,这各方势力是蠢蠢欲动,皇帝不在场压一压,难道不怕腥风血雨?
不过奇怪的是虽然争吵诸多,但这小朝会还是顺利的开完了,如今众人就等着几日后的一年一度的大朝会了,其间只需准备一些需要在朝会上上陈的奏章即可,不过这些大臣都是老人了,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各自的奏章,就等着朝会举办了,这几日也算是可以好好歇一歇,故而众人还算是高兴。
正德的官员制度大体是仿着旧唐的体系,为三省六部制,还内设了九寺服务于天家,如今这年前小朝会大多是来自三省六部的各主官,如这主持小朝会的三人——尚书令李善长、中书令宋之问、门下侍郎仲舒,门下省来的不是主官侍中,因为据说侍中李慎行在秋末生了一场大病,如今还在府上养着。
除了这三人主持外其余便是六部尚书、侍郎以及些许中书省门下省的主官,九寺的主官也来了好几个,朝堂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不过大体也就分成三派——一是以首辅李善长为主的旧派,势力最为庞大,他们基本都是先皇生前主要任用的官员,本来尚书省主官的位置一向是不设的,毕竟尚书省统领六部,职权实在太大,李善长在五年前本也只是尚书右仆射,正德以左为尊,左仆射当初正是由帝师孙正礼担任,不过孙先生卸任后力推李善长为尚书令,不再设左右仆射的职位,对于孙先生,先皇向来言听计从,当初也力排众议让李善长成了正德首辅,如今五年有余,这首辅的位置坐的是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眼之处,于是新皇登基后各方都蠢蠢欲动。
二是以中书令宋之问为主的新派,势力不如旧派,但这些人则是当今圣上进位后启用的一些官员,是皇帝眼前的红人,最典型的就是主官宋之问,老头子本已接近古稀之年,当初先皇逝去后是他先发言由晋王也就是当今圣上代位执政,结果去年当今圣上登基大封百官之际,他直接从一个四品散官正议大夫升为了手握大权的中书省主官。
还有一派就是以李慎行老爷子为首的中立派也称为旁党,虽说是派系但这些人也没太多官场人情的往来,只能说是一些不屑于争权夺利之辈或是无派可去的官员罢了,他们不参与太多争斗,大多时候也只是护着自身利益即可。
“宋大夫慢行,我等晚辈告辞。”几个中书省属官向一个古稀年岁的老人行了一个全礼。这老人正是中书令宋之问,因其还有一个紫金光禄大夫的衔位,所以也被称作宋大夫。
“嗯。”老人扶须点头应了一声。他身旁还跟着一个看起来甚是年轻的面孔,这年轻人气宇轩昂,但不带傲气,而是颇为谦逊的向刚刚众人回礼,眉目间隐约能看出与老人有些相似。
这人正是宋之问的次子宋秉文,年不过三十已是中书舍人,被称作正德第二公子,这第一公子自然是晏庭玉,不过这第一第二也不过是江湖中人谈论所排的名次罢了,没什么公正力,不是那三十年前闻名于世的点评家辛氏所评。
老人还有一长子宋秉武,现在军中任职,两兄弟一文一武能力非凡同被誉为正德的下一个二十年,有这么好的两个儿子也是老人所得意的地方,时不时还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