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亨!
宰相杨国忠!
兵部尚书韦见素!
御史大夫魏方进!
刑部侍郎房琯!
...
这长安城的城门大开,在皇太子李亨以及宰相杨国忠的带领下,这大唐朝廷的满朝文武,都统统走出了城。
不单单这些皇孙,大臣们,还有数之不尽的长安百姓们。
此时。
他们每一个人,都统统满怀着激动,高兴,庆幸,以及劫后余生的心情,来到了李修以及白马义从的面前。
“多谢将军大恩!救长安于水火!”
“多谢将军大恩!救长安于水火!”
“多谢将军大恩!救长安于水火!”
....
对着李修感激的行礼。
一声声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就从无数的大臣和百姓们口中喊出,就连杨国忠也心不甘,情不愿的附和着。
声若奔雷!
响彻云霄!
这!
对这些大臣们来说。
若不是有着李修和白马义从的横空出世,解救了他们,那么此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恐怕早就被皇帝抛弃了。
毕竟。
这皇帝如果“迁都”,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大臣都带上!
大臣尚且如此。
对这长安城的百姓们,那就更不用说了!
自从这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以来,这大唐的疆域沦陷了不知道多少,天天都有着急报噩耗传到长安。
与之而来的。
这安史叛军的种种恶行,也是人尽皆知!
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流离失所!
...
现如今。
在这长安城中,还有着无数从其他的城池,比如潼关等地逃过来的难民呢,他们每一日都在描述着叛军的暴行!
因此。
被史思明的十万叛军包围长安城以来。
这些日子,这长安城的百姓们一个个都是惶恐不安,整日生活在恐慌之中,怕这史思明的叛军一旦攻破了城...
那!
到时候,他们都会惨死在叛军的手上,生不如死!
不过。
如今,这李修带着白马义从来长安勤王,把史思明和他的十万叛军都给杀了,这岂能不让他们感恩戴德!
尤其是这些长安百姓,实际上都对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的下场感到惋惜,愤愤不平的。
而这李修,也是安西军!
这!
在这种种因素的加持下。
此时此刻,这长安城百姓们对李修和他麾下的白马义从好感度,简直就是爆棚,甚至达到了一个极点了!
“诸位不用多礼!”
瞧着这众人,
只见李修扫视了一圈这激动的大臣,百姓们,然后大声的道:
“安禄山,史思明逆贼起兵造反,导致大唐各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凡是大唐之人无不是都恨他们入骨!”
“李修虽身在安西,但是又岂能坐视这等逆贼祸害大唐,祸害百姓呢!”
“身为军人,这保家卫国,保境安民,剿灭叛贼本来就是我们的天职,所以这又哪里能够当得起诸位大礼呢!”
对想要重回玄武门,夺回皇位的李修来说。
这如今。
他又如何会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机会,来收揽朝中大臣之心,更是收服长安百姓之心呢,因此他也是言之凿凿。
而听了他的这一番话,众人也是纷纷感动不已。
“李将军,你实在是太谦虚了。”
“是啊,若不是李将军你及时赶到长安勤王,说不定这时候那该死的史思明叛军们,已经打进了长安城呢!”
“李将军,是你力挽狂澜,挽救了长安,挽救了大唐啊!”
“没错!李将军你乃是我们的大恩人!”
“这史思明和他麾下的叛军作恶多端,不知道残害了多少大唐百姓,多亏了李将军你今日的壮举,杀死了他们!”
“这整个大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李将军这样好的人了!”
...
由于皇帝昏庸,奸佞横行。
在如今的大唐,早就吏治崩坏,军队混乱不堪了。
除了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人起兵叛乱,其他的各大节度使,手握兵权的大将也都纷纷割据一方,拥兵自重。
他们,可从来没有把百姓们放在眼中!
尤其!
这些节度使麾下的骄兵悍将们,更是视百姓们如猪狗畜生一般,任意欺压,可从来没有一人如李修这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