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进省城(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书评)
6000斤已经不少了。
其实整个奉上屯能拿出6000斤榛子的真就不多。
从村头到村尾,也就那么五六家而已。
而张金盛就是这五六家之一。
在奉上屯,张金盛家也算是大户吧。
这家伙虽然是个农民,但也挺有远见的。
在2002年时,他花费极低的价格,买下一大片榛子园。
在当时,榛子园确实算是一个白菜价,基本家家都能买起。
不过大伙都认为这个东西漫山遍野都是,想吃就上山踩点,买它做什么,浪费那钱。
反过来,当他们看到买榛子园的都大赚特赚时,在想下手时,就已经不是这个价格了。
所以他们只能悔恨当初!
不过就算这样,村里的每家每户也都有个几百斤榛子。
江东县地处长白山脉,四周全是大山,只要肯付出辛苦,每家都能收获不少。
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个意思。
村民们除了种地,每年踩山货都能收入在2000元以上。
当然前提是你不懒的情况下。
2000元的收入在2004年已经不少了。
奉上屯全家一年的生活费也就这些,省着点用还能剩余不少。
这就是农村的真是生活。
苏醒在张金盛家离开后,就去了下一户。
同样的套路,同样的管用。
这多亏了他父亲的名声在外,不然这个很难达成。
其实苏醒也有些好奇。
实际上苏金良在奉上屯已经不是最有钱的了,可大伙始终认为他是奉上屯的首富。
就连这十里八乡的,也都这么认为。
有时候就连苏金良也挺无奈的。
他越说自己没钱,别人越是夸大他多么多么的有钱。
最后他也累了,也懒得解释了。
你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不就一个名声吗,有什么用。
可苏金良做梦都没有想到,苏醒就利用着在他看来这个没用的名声大赚一笔。
这笔财富当他知道时,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这是后话。
苏醒一连走了三家,15000斤榛子搞定。
而且都是黄白榛子,上等的好货色。
唯一可惜的就是奉上村的榛子大户不多了!
不过苏醒也不怕,大户没了,还有散户。
真正的货源,还在散户手里。
而且这十里八乡的也不缺少榛子大户。
江东县一共有18个乡镇,而奉上屯只不过之这些乡镇中的一个村子而已。
他可不怕没有货,就没有销售渠道。
也不知道省里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多货。
当然了,苏醒这个买卖打算速战速决。
倒买倒卖的生意做不长久,时间长了就会有竞争对手出现。
到时候整体提价,利润就会小很多。
虽然现在的人还很愚笨,但也不缺乏聪明人。
苏醒到不怕竞争者出现,这个生意他也没打算长做。
如果不是为了积攒第一桶金,他也不会以这个起步。
一切搞定之后,苏醒回了家。
姜桂花坐在炕上正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苏醒跟老妈打声招呼,就回到自己房间。
美名其曰学习。
实际上他在算计着自己的赚钱大计。
县城里榛子卖13一斤,而且是黄白榛子。
苏醒预估了下,他们回收的价格不会高于9元。
而苏醒的榛子4块钱收来的,正常情况下,有一倍的利润,已经很多了,可是苏醒不甘心。
省里的黄白榛子价格已经达到了18元,他们回收的价格最少要10快到12快左右。
要是10块钱一斤,15000千斤榛子就是15万。
抛出收榛子的6万,还净赚9万快。
这特么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至于来回的油钱,苏醒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来回,有200块钱够了。
200块钱是事儿吗?
对于苏醒来说,那都是毛毛雨啦!!
苏醒还没有赚到钱,就已经开始飘了!!
他已经忘记兜里只有五块两毛四的苦逼场景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看明天了。
到了晚上时,苏醒早早的就睡了。
明天要开一天的车,所以要休息好。
这一宿苏醒睡得很香,而且还做了一个梦。
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