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
刘宏看完这些书信,浑身颤栗,没想到自己宠信的这些宦官,竟然密谋造反。
此刻,刘宏恨不得将十常侍等人招入宫来。
当场诛杀,以解心头之恨。
而另一边,洛阳城南。
张让在刘宏身边有心腹,所以立马就得知了此事,顿时吓得他魂飞魄散。
“封胥!徐奉!”
张让怒吼道:“你们竟敢连累我!!!”
吼完后,冷静下来后,他又连忙找来其他人。
众人一番商议,决定逼迫封谞、徐奉二人自杀,这样他们才能想办法金蝉脱壳以求自保。
封胥看到张让他们气冲冲的找上门,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密谋真的败露了。
他们恳求张让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自己死后能善待自己的家人。
张让等人满口答应,心里却恨不得连其家属一起杀掉,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去给刘宏解释清楚。
张让等人进宫,看到刘宏就立马跪倒,哭诉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全部责任推给了封谞和徐奉。
刘宏不是傻子,他知道这十常侍穿着一条裤子,十分怀疑这其中他们也有份。
只不过书信里面的确没有提及张让等人的信息,这就让刘宏感到犹疑了。
“你们真的没有参与其中?”刘宏满脸怒容的问道。
张让连忙声泪俱下道:“封胥、徐奉二人胆大包天,忘恩负义,与逆贼勾结,密谋造反,我等皆不知情,听到此事后,我等就将其二人诛杀了...”
刘宏听到封谞、徐奉已经伏诛,极为动容。
而张让等人又是痛哭流涕,场面很是凄惨。
刘宏不禁想到张让等人昔日的种种,一时心软。
“起来吧,朕信你们。”
有了这话,张让等人算是躲过一劫。
.......
封胥、徐奉虽然死了。
但刘宏却不打算就这么便宜他们,下令将其二人尸首剁碎喂狗,并且将活着的马元义交给酷吏审讯。
中平元年,二月二十六。
何睦派出的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了冀州。
张角在得到了不明人物提供的消息,确认无误,果断通知各地渠帅带兵起义,消息一时半会儿还传不到京师。
正当何睦以为自己运筹帷幄之际,去找老师卢植喝酒。
卢植喝酒时,无意中说起了一件事。
他说皇帝任命了一个屠夫出身的人做了大将军,这人就是何进,他被为慎侯,官拜大将军,河南尹兼领羽林中郎将,掌管羽林军。
这消息大大出乎何睦的意料,如果按照历史进程,何屠夫应该是在黄巾起义爆发后才会出场的。
何睦旁敲侧击何进入朝的原因,卢植说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就是这么突然,封胥、徐奉的死与何进入朝,让很多官员都感觉到朝廷暗流涌动,人人自危。
何睦劝卢植静观其变,随后更是发现这何进并不像历史说的那样悠游寡断,没有己见。
他刚一上任,便从马元义口中撬出了一大堆名单。
随即,便开始大肆搜捕与马元义有往来官员。
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顶着莫大的压力遣散家眷后畏罪自杀了。
刘宏得知此事后,认为马元义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随即便命人将他车裂处死于市。
然后。刘宏又在不知情下,传令冀州地方官府,企图抓捕太平道张角。
这个想法无疑是痴人说梦,现在大半个冀州都落入了张角的手中,他拿什么去抓张角。
另外,太平道要造反的消息,让整个洛阳城中也是人心惶惶。
不少人举报自己身边那些信奉太平道的人,然后何进展开了大规模的缉捕行动,随即又有一千多人下狱候审。
.......
话说,何睦暗中揭发马元义的第二天。
身在冀州的张角,突然收到神秘人的信函,信中说他密谋造反已经被朝廷洞悉了。
他还看到了自己赐予马元义等渠帅的身份符令,不敢怀疑,星夜兼程,派人通知各州郡准备起义。
张角出生于农民家庭,有两个弟弟,他们对东汉暴政,早就有了推翻的想法。
很久之前,张角就因为聚众闹事而被官府抓获,正逢当年皇帝大赦天下,他才得以被放出来。
而这次计划,更是蓄谋已久。
本来准备是在下个月五号起义,现在他不得不提前了起义了。
张角暗自庆幸,幸亏自己准备得还算充分,太平道早就渗透到了各地的官府、县衙中。
他们才能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了巨鹿县城。
张角斩杀贪官祭天,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