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新官上任第一天,容镜就体会了艰巨的压力——现在的东南府,不是烂摊子胜似烂摊子。
烂摊子至少还有个完整的摊子吧?而现在的东南府,官员在岗都不全,无异于白手起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不过,容镜既然选了这条路,无论是计划要求还是他本身的傲骨才能都绝对不允许他返回退缩了。
容镜深深地知道东南府这个形同虚设的府衙的重要性,这个名义上是处理东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衙门,其实是战时临时外教部一般的存在,司掌对外关系,专门应对突发战争。不说别的,你就说,再这样八国并存、三大国争霸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突发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什么?有常设的礼司和兵司来处理相关问题?呵呵,在瞬息万变的、以灭国为目的、经过深谋远虑的国战战场上,等最高朝廷反应过来,黄花菜都不知道凉到哪里去了。
所以第一件事,不是施展什么宏图伟业,搞啥未来十年发展蓝图,或者是发布十么英明神武的政令让朝野大吃一惊了,先是要把这东南府里的官员补齐。
可是补齐官员,真是一个难搞的差事啊......
容镜难得有些踌躇,毕竟他在大临朝野中经营数年,有一些人脉没错,但是都是隐藏阶段,现阶段容镜不打算让他们过早暴露。可是,不用他自己的,难道要用那些党派中的人?实在太不可靠了。容镜也不喜欢那些全靠关系和家族金钱上位的潜规则人物。这可真是作死了,容镜苦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欸?
容镜正苦思冥想,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暗骂自己糊涂:笨啊!自己不是就是通过那条路上位的么!虽说自己是达成了开始的目的了,但是也不表示他一定要过河拆桥了吧?难不成还真的把一群人才白送给启元帝胡汉清等等人主宰的乌黑大官场,让他们把一群有才能有理想的才子染成黑墨水和染缸般的官场同流合污么?!
容镜想到的,正是那个在上流社会像噱头一般的“问策天下”。掌权者眼中,这样选拔上来的人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三姑六婆的,什么人都有,而他们大多出身贵族,自然不屑与之为伍。这也是为什么容镜虽然是这样选拔上来的,大家却不是很抵触的缘故之一——容镜不管怎样是一个大临自建国起就存在的军权世家的嫡系子弟,血统高贵,甚至不是一些偏远宗室的子孙可比的。就是说,只要容镜不做叛国忤逆的十恶不赦之事,也并非傻子白痴,那么,他就算是什么也不做,也会有一群人支持他,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容镜是“正统”。
和新的权贵家族不一样,新权贵家族往往显得比老牌世家更为煊赫,但是底蕴是万万比不得的。权贵们总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但是世家们却不用担心一觉起来自己会不会被某某家族的某某人取代,他们的权势已经渗透到了国家的骨髓里,可以说与整个皇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始终坚如磐石。他们的确更低调,也真真正正更加可怕。而这些世家,就是所谓的“正统”。
大临不像雍一样重视血统,但是却仍是一个看重出身的国家——放眼天下,莫不如是。时代使然,谁也没有办法。在世俗观点中,贵族为官,平民为农商等贱业,是天经地义。如今的“问策天下”,虽然看上去像是某位故弄玄虚的仙长大人哗众取宠的噱头,但确确实实是挑战甚至是打破了这千年以来的社会定律,让统治阶层不安了起来。
亏的是提拔起来的是容镜,足够的出身足够的背景足够的才华,不然会被贵族阶层的老古董们联手抵制死,这项“问策天下”的政令也会夭折。
但是别人就不一样了。容镜不会自负到以为天底下就他一个有才能的人。毕竟大临的学风还是很盛的,作为乱世之中少有的安宁所在,吸引了大批的学者来此定居,这要归功于桓帝,这位高瞻远瞩的皇帝陛下提出了学无国界的口号,至今仍然造福于大临的学术发展。不得不说,大临的前几届皇帝都是十分英明的君主,不知道到了启元帝这一朝怎么就长歪了呢?
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之下,容镜相信在大临的乡野之中卧虎藏龙,那些出身寒门的仕人一定有资格成为朝中的中流砥柱、肱骨之臣,只要从世家的封锁里松开一道口子,给这些人一些机会。所以他费尽心思搞了“问策天下”的一出,并且不惜把自己也搭进去,就是想造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否则他大可以搞个裙带关系让某某权臣举荐不是么?
可惜,即使有他这个先例,那些被选拔上来的人也会遭受多重冷眼和掣肘,以后的结局不是充当某些党派的鹰爪就是籍籍无名碌碌一生。
容镜突然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是可以这么解决的——眼下他的东南府正缺人,不妨把这群人想办法都搞过来。第一选拔上来的大多是有进取之心的年轻人,和容镜同属少壮派,年龄和执政理念颇为相近,而且同样是通过“问策天下”出头的仕人,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只有身份上的差距,不过那在容镜看来是无关紧要的,年轻人吗,热血冲头,在学术和道义的熏陶之下多少比之官场里的老油子要显得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