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 第272章 捕鱼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31xiaoshuo.org/132/132918/47856580.html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第272章 捕鱼(1/2)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华来到华庭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三艘新式的海船出海捕鱼。

张华带着那么多人手来华庭县,马上又要雇佣大量的人手去修建码头、作坊、道路,那么吃饭问题就要先解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虽然张华也带了一船的粮食过来,但是不能就地解决吃饭问题的话,也不是长久之计。

再说带来的土豆和地瓜,最好都是作为种子赶紧种下去,上海这里下雪没有长安那么早,现在种下去虽然有点晚,但是也还算来得及。

“大哥,我带着大家去试一试就行了,这海上波涛汹涌,实在太危险了。”

张华不顾大家的劝说,要亲自带着大家出海捕鱼。

“我们现在去的是近海,不要紧的,就这个小船也不敢往深海里走啊。”

张华的水性还是可以的,再说还有多啦跟着,只是去近海捕鱼,其实没什么风险的。

在这个没有污染,没有过度捕捞的年代,近海的鱼就足够大唐捕捞上百年了,哪像是后世,近海的鱼类几乎都要灭绝了。

“伯爷,我看让二郎去就可以了,我们在这里等船队回来就可以了。”

这次出海捕鱼,张华不仅把三艘海船带着,其他的内河船也带了几艘,组成了一个船队。

这个船队虽然还不到十条船,但是已经是华庭县最近几十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出海捕捞船队了。

这个在不少当地渔民看来莽撞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出海船员的招募,搞得张华只好带了一部分护卫临时充当船员。

……

华庭县黄浦码头,这是张华准备在原本的简陋码头处扩建的码头。

“老路,我说你也真是的,你们家小子不懂事,你也不懂吗?这么多年来,你有看过在海里成功捕捞出大量海鱼的吗?连我们土生土长的华庭县渔民都做不成的事情,那些外来户怎么可能成功?你让你们家路斌跟着他们出海,是在害他啊。”

虽然华庭县地处沿海,但是大部分人一年吃到海鱼的次数其实并不多。

捕捞工具的落后以及贫穷导致渔船的简陋,都影响了鱼获的数量。

就渔民的那些小舢板,在长江里都走的很勉强,去了海边,哪怕是近海也是凶多吉少啊。

久而久之,华庭县的渔民居然对出海产生了恐惧!

“华庭县安稳太久了,斌儿自小就不甘心跟着我在那艘小船上折腾,现在有机会出海,我是怎么都拦不住。再说了,听说那个永定伯也跟着出海,人家一个高高在上的伯爷都不怕,我们这种人还有什么好怕的?要不是我的腿受伤了,我也想出海。”

说话的这两个都是华庭县长江边上的渔民,对于这两天华庭县的变化,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虽然大家都希望新来的县令能够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但是这种一上来就招募渔民出海的彪悍做法还是把大家吓了一跳。

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原本计划招募两百名渔民,实际上只招募了不到五十名,其他人都还在观望。

“老路,你疯了吧?这帮人连大海可能都是第一次看到,哪里能够体会到去海里捕鱼的难处,就我们渔村,已经好多年没人下海捕鱼了吧?”

“你没有发现人家有好几艘大船吗?并且我发现那船在海面上很平稳的样子。”

“即使如此,单单有船也不行啊,反正我是不相信他们能够捕到什么鱼的,能够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

华庭县南部海域。

张华带着船队已经走出十几里了,远处陆地的影子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只剩下一些山头若隐若现。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也没什么风,难得的风平浪静。

“就这里了,打旗语通知各船只靠拢过来。”

张华大概测算了一下,觉得这里差不多已经算是后世舟山渔场的边沿地带了。

舟山渔场在后世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与俄罗斯的千岛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秘鲁的秘鲁渔场齐名。

地理、水文、生物等优越自然条件,使舟山渔场及其附近海域成为适宜多种鱼类繁殖、生长、索饵、越冬的生活栖息地。

其中,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为舟山渔场捕捞量最多的资源群体,被称为“四大鱼产”。

不过,在七八十年代灭绝性的捕捞之后,大黄鱼之类的鱼已经变得稀少了。

“大哥,我通知放网了。”

薛礼看到其他的船只已经以自己这艘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圆圈。

“伯爷,二郎,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