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浴火重生大同梦 > 第一百零八章 鏖兵西域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s://www.duquanben.com/xiaoshuo/2/2693/302689.html

浴火重生大同梦 第一百零八章 鏖兵西域(1/3)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公元1926年6月15日,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感到振奋的日子。上午10时30分,位于中哈边境线上的阿拉山口,人潮涌动,彩旗飘扬。万众瞩目下,十几名身着军礼服的中国铁道兵,稳稳地为中国兰新铁路铺下了最后一根钢轨。

    此刻,在雷鸣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中,无数中国铁道人流下了滚滚热泪。二十三万建设大军,历经十年寒暑,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梦圆西域。兰新铁路的建成,东接陇海线,西联哈萨克共和国的土西铁路。至此,一条东起东海之滨,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省,进入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直到荷兰鹿特丹的欧亚大陆桥宣告完工。

    “十年铸一剑!功成天下惊!”礼台上的孙中山胸怀激荡,一遍又一遍地低声吟诵着。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一生历尽艰险、百转千回,终在此刻实践了对全体国民的庄严承诺:“由扬子江口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迄于伊犁,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

    可是,这位从不屈服于任何强权的伟大斗士,如今却只是个重症缠身的老人。金黄色的阳光下,他瘦削的身躯益发显得羸弱不堪。数十年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早已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而其一手缔造的中国国民党,本应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却也是“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政治影响力日渐微弱,实乃终生恨事。当他十年前主动辞去总统职务时,唯一的心愿不过是,有生之年亲眼见证祖国的繁荣鼎盛。此次之所以抱病远赴西陲,便是为了这个目的。

    孙中山缓缓转过头,看着片刻不离他左右的汪精卫,带着些央求道:“兆铭,我今天很高兴,我想下去走走,到同志们中间去。”汪精卫担心地望了一眼他看似颇为红润的脸颊,又低头看了看表,坚定地摇着头道:“总理,医生的吩咐兆铭不敢不听从,您最多只能再呆十分钟。”

    孙中山洒然笑道:“不碍事的,我今天精神很好,用不了多少时间。”说着自顾自地迈开了脚步。汪精卫呆了一下,也不好拂了他的兴致,只得紧跟上前搀扶。可是刚伸出手去,就被他轻轻地挡了回来。这时观礼台下成千上万的军民已见到孙中山正向他们走来,人群中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纷纷向台前涌去。

    不料就在此刻,孙中山的身子晃了晃,随即,整个人猛地向前方栽倒下去。汪精卫眼明手快,从背后一把将他搂住,惊恐万分地大叫道:“总理!总理!”再看怀中的老人,已是双目紧闭,呼吸微弱。

    猝然倒地的孙中山被紧急送往乌鲁木齐陆军医院,两日后,汪精卫、于右任等人到孙中山榻前,面请总理指示数语。孙中山沉默良久,缓缓张口:“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是死了,敌人是一定要来软化你们的;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还有什么话可讲呢?”言毕,又合上双目。

    在众人的再三恳求下,孙中山又道:“你们要我说什么话呢?”汪精卫答道:“我们现在预备好了几句,念给总理听。如果总理赞成,便请总理签字;如果总理听了不赞成,就请总理另外说几句,我们可以代笔记下来——”孙中山答道:“很好。”

    汪精卫取出一张纸,低声念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静静地聆听完毕,点头道:“好的,我很赞成!”

    众人又请求道:“总理对于家属可不可以也照这个样子,说几句话呢?”孙中山道:“可以。”汪精卫又取出第二张纸念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我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之志,此嘱。”孙中山又点首说道:“好的,我也很赞成!”汪请求总理签名,这时孙中山正见到宋庆龄入内,两人对视片刻,孙中山转而吩咐道:“今天不要签字,过几日再看吧。”

    次日,病状濒危的孙中山,忽然恢复了神智,召集宋庆龄、孙科、汪精卫等到榻前,令将遗嘱进呈,由夫人扶着腕,用钢笔自签字,并嘱咐道:“我为痼疾所累,行将不起,死生常事,本无足惜;但数十年来,为国奔走,所抱主义,终未完成,希望诸同志能努力奋斗,早日达到三民五权之主张,则我死亦瞑目矣!”言下不胜伤感。其后病势愈加沉重,辗转痛苦不堪,口中仍不断呼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同志奋斗”等语。

    是日晚间,孙中山因患肝癌医治无效,溘然长逝。噩耗传出后,举国悲痛,先后有百余万各界人士参加了公祭。陆少阳亲自签发命令,敬以国葬之礼。遵照其生前遗愿,治丧委员会将灵柩运抵南京,同时在紫金山上修建规模宏伟的中山陵,作为安放遗体和供人瞻仰的场所。国葬当日,南京城万人空巷,迎榇大道沿途搭起松柏牌楼、青白布牌楼及救护棚等51座,参加瞻仰送殡的群众达50万人,空军部门专门派出5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