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有一腔报国心。谁知空有报国志,却遭追杀。所以,咱们只管自己就行了,爱国就让他们去爱吧!”
吕方说:“爹呀,你这种想法我也有。但我爷爷在我小时就给我说,有国才有家呀!当国家危难时,你要挺身而出,却没有本事,那不空来一生吗?所以,我要学武术,在需要我的时候,可为国家出力。爹你常说,我们不能让外国人瞧不起我们中国人。我就是要学武术。你打小鬼子的功夫最好,你把你那功夫教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爹呀,你把小鬼子摘了胯,摘了钩,为嘛不把功夫教给我呢?”
吕班主说:“儿子,你想学的功夫,那叫“拆骨拳”。你不学我也要教给你,因为这是咱吕家祖传推拿拳术。这种拳,只传男不传女,这是祖训。只是我认为,还没到传授给你的时候。既然你想学,爹便抽空教你。至于其他拳术、器械,爹不能教你,你要去外拜师学艺。”吕方听到父亲答应教他“拆骨拳”,心里高兴。但为什么不能传授其它拳种呢?
吕班主家还有十来亩望天收的盐碱地。春天,撒一葫芦籽,秋天,收一瓢粮。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入伏后庄稼拔节,一天一个样。吕班主白天带全家去地里除草、保墒,晚上编排节目。吕茗教吕方轻功“五把刀”。想练这“五把刀”,必须有深厚的轻功、气功基础,否则,极易出伤亡事故。这天晚上,吕方练“五把刀”。一木板上预先凿出五把刀柄口,尖刀朝上插在木板上,吕安和吕茗把吕方仰面放在这五把刀尖上。两把刀尖顶在吕方的双肩,中间一把刀尖顶在臀部尾骨上,另两把刀顶分别顶在两腿小腿肚子上。这个杂技节目非常惊险,而且极难掌握平衡。吕方躺在刀尖上,这一次躺的很平稳,心里高兴。谁知稍一走神,双脚落地,吕方一躬身翻身跳下,五把尖刀没有伤吕方一根毫毛。吕班主却惊得魂飞魄散。一看吕方站在地上还在傻笑,上去就是一掌,一掌把吕方打倒在地。由于这一掌出手又快又重,打得吕方半天没有声音。吓得吕方娘抱住吕方大哭不止。
吕方清醒过来,说:“爹,你不用生气,我不想接你这个杂技班!”
吕班主问:“你就想学武术吗?”
“我就是想学武术,我要投师学武!”
吕班主见吕方态度坚决,笑了,说:“儿子,爹就要你这句话,只要你有决心,我支持你去学武术!但却不能把咱吕家班的杂技功夫丢掉!”
吕方说:“爹,咱家你就是武师,何必非让我舍近求远去投师学武呢?”
吕班主说:“儿子,你还小,对世间之事有所不知。常言说,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大千世界,武林高手比比皆是。去外投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武艺。当然,爹的一技之长也不能带到棺材里去。你有决心,爹高兴,你有志气,爹喜欢。爹可以对全家人说,从明日开始,爹要教你,咱吕家绝技——拆骨拳!”
吕方看爹一脸认真的样子,心里万分高兴。娘急忙把吕方按倒在地,给爹行叩拜之礼。
吕班主说:“但有个条件,必须说明在先。学武归学武,但不能偏废我吕家杂技!”
吕方说:“学武、杂技两不误,保证做到。”吕方从此又振奋精神练功、演练节目更加刻苦认真。
从头伏起,吕班主便开始传授“拆骨拳”功法。
吕班主的祖爷当年是本地一代名医,最擅长治疗跌打损伤。正骨、接骨是他的拿手医术。常年从医,总结了人体骨骼结构。人共有二百多块骨骼,六百多块肌肉,十二道纵贯全身的经络。筋骨相连,骨与骨相接,都是以卯、隼、勾、轴、卦相组合。所以知其道理便可用推、拿、摘、托、挫法拆解。又可用拍、托、挂手法使拆骨复位。人体又有几百多处主穴位,用点穴与拆骨联合法,便能很快拆解骨骼连接点。因此创造出吕家独传“拆骨拳”。想学这种拳,还必须先学好武术基本功。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种拳学到手,一般武林高手,很难以破解。往往被拆肩、卸胯而无力反击。所以,要学好此拳,先学武德。此拳不可滥用,不可任用,非关键时刻,不得使用!祖爷自幼习武。青年时学医、中年自创“拆骨拳”法。他一辈子没有使用过这种拳法,所以盐山无人知道他独创的密笈拳。后来写成拳谱,开篇道:吕家密笈,只传吕家男儿,只传吕家长子。这样一代一代单传,到吕方这代,已是四代单传。
从入伏到初秋,这时节是习练演绎拳脚的大好时机。这时天气闷热,人们的筋骨活络,恰此时练武成效最大。吕方每天夜里在东厢房和父亲学“拆骨拳”。两个月时间便能熟练演习,而且招法和速度都比父亲更精、更快。吕班主见吕方学业长进,心里特别高兴。
这一天,吕班主看吕方演练,喝了几口二锅头,对吕方说:“孩子,爹不爱夸人,特别不爱夸自己人。爹今天说句心里话,你自小就聪明伶俐,自小练功扎实,你的杂技功底好,所以,你学武术套路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