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年前司马懿函谷败马超、曹孟德黎阳败袁绍以来,中原的形势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虽然铁枪盟对败于年纪青青的司马懿之手显得咬牙切齿、屈辱难耐,但一时元气大伤的他们也只能强行忍下这口恶气。
做为报复,西凉的骑兵们时常以百人左右为小队偷偷的越过潼关和青泥隘口,深入庐氏、弘农、函谷附近烧杀劫掠,实施堪与日寇相比美的‘杀光、烧光、抢光’这三光政策,给司隶西部原本已经荒芜不堪的大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原本就已经饱受战乱之苦的司隶民众不得不再次大量逃离家乡本土,迁向司隶东部或是南下江南。一时间,弘农、函谷、庐氏以西数百里的土地上几乎是渺无人烟。铁枪盟这种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对土耕民族的骚扰破坏对司隶的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真是非常惨重!
虽然司马懿恼怒的不断组织曹军游骑四处剿杀来袭西凉骑队,但是由于曹军与西凉骑兵在骑术、战力以及对骑兵使用策略上的差距使得司马懿的这一招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能够眼睁睁的坐视着数以万计的良田被破坏殆尽,这也算是让铁枪盟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挽回了一点颜面。
而曹孟德在去年九月、秋高马肥之季,再次调集二十万大军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具体战略设想便是欲一取夺占袁绍重兵把守的邺城,打开北上冀州的通道。以利于日后的全力进军。
而袁绍一方虽然上次黎阳遭到大败,但并未大伤元气,所以也是调集了重兵与曹操在邺城一带对峙。双方在邺城左近鏖战将近半年。各不能胜,方才在今年初各自罢兵。
曹操虽未取下邺城,但也将邺城以南白马、延津、平丘等地尽收于手,地盘有所扩大。而袁绍也非一无所获,依靠邺城强大的防御工事,和骁勇的战将们,也给了曹操的精锐青州兵以大量杀伤。削弱了曹操不少的实力,阻止了曹操实力的进一步膨胀。
总之,最近的袁曹之战。双方是各挨了五十大板,都没有占着什么便宜。这种对于我军极为有利的形势不由得让我暗自喜上眉梢。
公元204年六月的一天,也就是建安九年的六月。此时已近夏日,天气早已开始炎热起来。炽热的太阳早早的就在空中发泄着它惊人的威力。空气好似已经燃烧起来,烤得屋里屋外的人们汗流浃背、苦不堪言。
而此时的吴侯府中,人们的心中却还是比较的凉爽的。冬日贮存的巨大冰库中取出的寒冰做成的清凉的冰镇绿豆汤让公厅中所有文武官员们的心中都像是处在深秋般清爽异常,大汗顿时消失不见,人人精神振奋异常。
今日,我召集了召中柴桑几乎所有主要文武官员,根据最近的中原形势,开始一次决定我军近前发展发向的重要军事会议。
我也喝了一碗清凉甜口的冰镇绿豆汤。将炎热的天气和躁热的心绪暂时驱走,面带微笑的看着诸文武道:“诸公。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我江南早已兵精粮足,实力大增,足可进行连番大战。现今已是夏日,渐近秋高马肥之季,应该考虑一下进军中原之事宜。现下便请诸公各自一论高见,勿要保留!”
众文武近日见到江南大军已成,税赋猛增,心思也早已活动不已,多欲早日进军中原,克成大业。一听我如此相询,便纷纷开始发言。
诸葛亮率先道:“亮以为,现今中原形势为袁绍虎距青冀幽并,实力最为雄厚,虽然被曹操略为削弱,但也不可小视;铁枪盟占据雍凉,有强秦觑视六国之势,且有强大的骑兵为辅,也不能等闲视之;曹操则占据司隶、兖、徐、豫等地,兵强将勇,且与我江南大部接壤,最为可虑。此三方单以表面实力论当以袁绍为最强,曹操略次之,铁枪盟最弱。但若深入考虑到主帅和将领的指挥才能、谋士们的用兵策略以及臣子的和睦程度等方面,这实力的排序就要变动一下,当以曹操为最强,袁绍次之,铁枪盟最弱。”
诸诸葛亮说到此,顿了顿,感到有些口渴,便又端起碗来喝了一口绿豆汤稳了稳心神,再次开口道:“所以以亮愚见,我军目前进军中原的策略应为北联袁绍,西联马韩,三方一齐用力,首先消灭三方各自的最大仇敌曹操,诸位以为如何?”
对于诸葛亮的战略谋划能力,诸文武还是比较佩服的,想了想的确可行。庞统道:“这西联马韩并无问题,上次马超惨败于司马懿之手,铁枪盟早就怀恨在心,屡欲报复。此次若遣使相邀,必然马到成功。而袁绍向来比较自傲,以自为本门四世三公,行事偏爱独断专行,素爱与其正面硬撼。我邀其助拳,一旦其宋襄公脾气发作,恐怕不易成功!”(宋襄公:历史上典型的老好人一个,与楚军作战时,坚持仁义,不肯对楚军半渡而击,终至兵败身死!成为千古笑柄!)众臣闻言也是纷纷点头道:“士元军师所言不假,袁绍向来喜爱标榜仁义之名,用兵也不喜诡道取胜、喜欢正大光明对敌军对战,要邀请同取曹操的确不太容易!”
徐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