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第二章栉风沐雨奔驻地年少轻狂梦惊醒
下车了,下车了。一阵阵喊声把我拉回了现实。跳下车,背上自己的背包,拎着装着脸盆、水瓶、漱口杯的网兜,我们冒着毛风细雨,还要爬二十多里的羊肠小道,才能到达目的地——黄龙山知青农场。我们勇敢地前行了。没有雨具,没有怨言,我们一行102人,同天斗,顶风冒雨,同地斗,脚踩又弯又小又陡又滑的土石相间的山路,同人斗,是自己斗自己的意志和体力,没有感到其乐无穷,只觉得苦不堪言。在蒙蒙雨雾中,我的眼前重叠着两幅极其相同的画面:电影“白毛女”和“洪湖赤卫队”中批斗枪毙恶霸地主的场景和文化大革命批斗我父母亲和我的校长及恩师的场景。孰是孰非,十五岁的我是分不清楚的。“同学们: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同学们: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我们是红卫兵,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工宣队队长扯着酒嗓子一路嘶喊,为我们鼓劲。我就想不通,我这样栉风沐浴闹革命,革谁的命?革我的在朝鲜战场上流过血,负过伤的父亲的命?革把我生下来,含幸茹苦地把我养大的母亲的命?革手把手,脸贴脸,教我一撇一捺学会了写“人”字的,教会我如何做人的恩师的命?“同学们,翻过这个山崖,就是燕子洞,过了燕子洞往前只走500米就是农场——我们的家了!”工宣队队长是部队转业的连指导员,很会做思想鼓动工作。果然,我们不久就看见了一溜用石块干打垒的墙,水泥瓦盖的顶的宿舍,还有一幢用本地茅草盖顶的厨房兼饭厅的大屋子,这就是知青农场的全部家当。
分班,分排,分连,分宿舍。开会,鼓动,谈理想。洗脸,洗脚上床,睡觉。但,总是睡不着。不是想家,是盖了被子,加了军大衣,用皮带勒紧了脚那头,仍浑身透骨地冰凉,有时会冷得瑟瑟发抖。我们宿舍三个人都冷得睡不着,起来在火笼里加木材,火笼里的火焰有二尺多高。我们发现,一座由我的好友王鉴好奇地从燕子洞凿回来的冰雕,状如假山,剔透玲珑,放置在离火笼一米五处的办公桌上,居然没有一点融化的迹象,仍然那样的晶莹而透明。石墙上渗出一片片的水珠,牛毛毡的黑顶棚,由于盗汗,正吧哒吧哒地往下滴水,被子也潮乎乎的。好在王鉴的妈妈十分细心,为他准备了两张狗皮垫在床上,他叫我同他合睡一床。狗皮有很好的防潮功能,所以我俩至今未落下寒腰关节炎之类的毛病。
知青农场是准军事化管理,我和王鉴分在二排,当时的主要劳动是烧荒,就是先把树木、灌木丛、荆棘丛砍倒一大片,留出防火带,放一把火烧了它,烧过的炭灰作为肥料,再用大锄深挖荒地,待来年春上好种马铃薯和苞谷。这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首先要砍一“Y”状的树枝拿在左手做披荆斩棘的辅助工具,人要巧妙地避开荆棘丛,抡刀砍之,脸、手和手臂被刺伤和划伤是难免的。烧荒时的情景也十分的壮观并伴随着危险,到处浓烟滚滚,火焰烈烈。但山上的风大都不定向,烧荒人须胆大心细,看风善躲,否则会引火烧身。有一次,烧着烧着,风向一变,大火呼喇喇向我们扑来,我们被逼无奈,纷纷跳入一锈水田才幸免遇难。又有一次,我们不识漆树,砍下来混在杂草和荆棘中一起烧荒,结果全排人都皮脬眼肿,面目全非,浑身奇痒难熬,重者浑身还有溃疡并流黄水,无特效药可治。民俗曰:漆疮漆疮,七七四十九天方可自愈。有时,侥幸能掏到二三十枚鸟蛋,抓住一只野鸡或两三只斑鸠或一两只野兔,大家就三呼万岁了,因为可以一饱口福了。
知青农场往右500米处有一高山,半山腰有一洞,当地人称小燕子洞,山下有一洞,俗称大燕子洞,两洞上下相通。大燕子洞内怪石嶙峋,常年有水流出,冬暖而夏凉,不论暴雨或亢旱,洞中之水永不增减,也不变色,总有清泉汩汩流出。小燕子洞更显神灵,只要洞口有团团白雾吐出,老天马上突变,屡试不爽。知青中有好事者,自备三天
.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