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陈近南的致命伤,其实也是“台湾郑家”的致命伤,郑克爽轻视陈近南,千方百计除去他,结果延平王一败涂地,郑克爽投降,接受清廷封赐,在北京不住受韦小宝的同僚上门滋扰侮辱,后悔已迟。要是“郑家”不纵容家人多方破坏陈近南的事务发展,“台湾郑家”纵不能反清复明,也会有一段长时期海外称王,箝制陈近南,郑家无异自毁长城。
倒是康熙——又是康熙,真的“明见千里”,把公私分得清清楚楚,他跟韦小宝这好朋友大谈为君子道,怎样是“一人奉天下”,而不是“天下奉一人”、怎样做皇帝的人不可叫天下的人不要自私自利,但自己却去自私自利,还以为自己的自私是为公,怎样做皇帝是上天给他的恩典、做得不好上天要另派一个人来做,总之皇帝不能把天下看作是自己或自己一家所私有,必定要为百姓服~务才对。
因为康熙明白公私之道,所以康熙便成功,而台湾郑家便败在他手下。可惜,说是容易,实行起来,康熙少而郑家多,要做陈近南,恐怕空负一身才华,到后来也要死于无名之辈的手上。
不过,有趣的是,像陈近南那样有才干的人,总是要依附在郑经那样的人之下,宁愿为忠臣而把君主的事业发扬光大,也不自立门户,闯出自己的事业,像诸葛亮,也要刘备三顾草庐才出来,为报知遇之恩而代他打天下,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阿斗这样的人服~务未免不值得,但不是为了报恩,卧龙先生恐怕一生高卧草庐之中,这公私之间,又如何分辨?
金庸编辑
“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or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人这样的赞誉,在金庸小说群侠中是难得一见的。这样一个人物,自然要说一说。按照小说的说法,陈近南本名陈永华。陈永华,确有其人,是台湾郑氏的军师,又是姻亲——陈永华的女儿嫁与郑经的长子郑克璧为妻,因而,陈永华拥立大公子自然有这方面的因素。但小说里没有提这层关系,我们也只当没有好了,若非历史小说,原不必拿历史来对照的。
《鹿鼎记》中的陈近南
《鹿鼎记》中的陈近南
小说《鹿鼎记》开篇便是吕留良向儿子解说“逐鹿天下”和“问鼎天下”的含义,由此《鹿鼎记》的大旨已明。但这一段如果在影视剧里表露,未免枯燥乏味,所以每一个版本都略去了,但这样一略,观众看《鹿鼎记》就摸不着东西南北了,直到小说最后才出了个鹿鼎山,封了个鹿鼎公,总算有了出处,但从鹿鼎山、鹿鼎公上,谁又能明白小说想要表达的“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不知鹿死谁手?”的大义来,以及由此引申的“无论谁得鹿,鹿死是一定的,这鹿就是百姓”的含义呢!
陈近南的出场,在小说里是第一章结尾处,出手杀了清廷的探子救了黄宗羲、顾炎武一行,待顾炎武他们出船看时,尽然是一个中年书生,文质彬彬的说:“贱名适才承蒙黄先生齿及,在下姓陈,草字近南。”由此,一个武林高深又颇具文质的陈总舵主就跃然纸上了。
金庸小说里有两个陈总舵主,一个是《书剑恩仇录》里红花会的总舵主陈家洛,一个《鹿鼎记》里天地会的总舵主陈近南。红花会应该于史无据,但天地会确是有的:天地会又称洪门,有说是陈永华创立,也有说起于雍正时期的南少林“五祖”,武侠片中常提及的洪熙官、洪文定父子就与此又莫大关系。洪门后来又称洪帮,在后来也有称红帮的。在旧上海,红帮是仅次于青帮的江湖大帮。
陈家洛这个人似乎不怎么惹人喜爱,武功之外的其他各项能力都值得怀疑;但陈近南却是被江湖共赞为“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而且见了陈近南的人,又往往更进一步,大有“闻名不如见面”的感慨,以至深深为之折服。
陈近南的第二次出场是在天地会香堂。茅十八的“就算立刻死去”的话,比起前面的顺口溜又过分了些,难怪刁钻无赖的小宝不肯相信。但小宝一接触到陈近南,故事又特别的戏剧话,本来小宝是说惯了谎话的人,一生骗人无数,唯独在陈近南面前不说假话——因为在陈近南面前,说真话要比说假话轻松得多了。
韦小宝在小说里身份复杂,但大多身份都是不是本意:出身自然是不能选择了,当假太监是被海大富逼的,当神龙教的白龙使也是被逼无奈,当和尚是圣意难违,拜九难为师本意是要接近阿珂……但有两个身份是他真心实意要的,一个是与康熙作朋友,也是韦小宝的师父,一个是做陈近南的得意弟子。与康熙作朋友,虽然如海大富所说是小孩子家的妄想,但毕竟他们难得的交谊;给陈近南作弟子,虽是机缘巧合,也是势所必然:
青木堂群雄无首,定下了谁杀了鳌拜谁当香主的盟约,结果却被韦小宝误杀鳌拜,一时哗然。陈近南审时度势,见堂中没有适合人选,就故意收小宝为弟子来领导青木堂。这样做固然有些冒险,但小宝在帮中没有什么背景,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换掉,比不得其他帮众根深蒂固。这固然是一种权谋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