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死后,间接杀死老子的宜臼做了周平王。面对残破的都城,他意识到:京都不该处于国首,而应为祖国的心脏位置;或者说,首领不该首当其冲,而应安全保险。
于是他东迁,跑到核心地带洛阳建都,史称东周。
但他不该忘本,不该轻易放弃大周发祥地旧都镐京,将那里的大片土地赏赐给前来救驾勤王的晋侯、郑伯和秦君。尤其是对弼马温世家的秦襄公赢开,平王为了让他充当阻隔犬戎东进的屏障,信口将已被犬戎占据大半的岐、丰之地封赏给秦襄公。这原本是平王画的一张大饼,可不想朴实憨厚的西北人赢开却真用它来充饥,拿着周天子的鸡毛当令箭,对犬戎大打出手,不但收复了周室失地,还夺得外国人大片土地,致使秦国开疆千里,由一个替周室养马的边陲小国,三年之间一跃成为西方大国。自此,秦国借秦襄公赢开的吉名赢开了!
在周幽王迎战犬戎的入侵过程,郑伯友战死,其世子掘突发郑国之兵替父报仇并勤王。事后因迎立平王有功,被平王正式任命为地方行政长官郑伯,号郑武公,并兼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官名周朝卿士。
而东周君不君、臣不臣的乱象便由此公之子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