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网游 > 象棋 > 第686章 象棋知识普及——王再越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qb5.tw/shu/62733/28380725.html

象棋 第686章 象棋知识普及——王再越(2/3)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教著残棋山月晓,一声长啸海天秋”的精神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列强侵入,国家战乱,许多文艺项目消声匿迹。唯独象棋依然出现,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一些名士的愤世之词也少不了棋的内容。“政怨桑田会成海,岂直长安嗟如弈”-这是梁启超的心声。你听过象棋救国吗?这是百岁棋王谢侠逊的真实故事。青年时代,他用排局讽刺腐败的满清政府,讥讽袁世凯称帝,抗议丧权辱国条约等。辛亥革命成功,他又以排局形式祝贺,并在旁题写了“匹夫倡义武昌城,扫尽鲸鲵草木惊”的诗句。为了给抗日斗争募捐资金,他频频下南洋比赛和访问……总之,谢侠逊对中国象棋事业的贡献良多,限于篇幅,就不细表了。马倥偬,许多将军常有棋具伴身,不仅方便易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启灵智,消沉闷,稳军心。

    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象棋的感染力极强。一旦沾身,如影随形,很难摆脱。而不管哪一类的名人。道家,儒者,隐士或帝王将相,骚人墨客……他们和棋都有这样和那样的缘份和感情。古人曾以“忘食,忘寝、忘忧”形容之。更有甚者,有人还写下如此词句:“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虽然稍嫌过激,但立意不差,无非劝人们多点文化情趣与豪迈性格罢了。而真正深谙棋道的人对象棋的胜负心大都较淡,追求的是以棋会友,陶冶情操,胜了呵呵一笑,败了摆上再来。呵,端的魏晋高品的风骨,有成为名人的潜质哦!也应了东坡居士的话:、“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日从事于橘中之乐,不减商山矣!

    今天要介绍的,是清代的著名象棋高手王再越!

    王再越,清康熙时象棋手。字正己,号安蹇先生。有《梅花谱》行世,当时为手抄本。现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息陬村人,性刚直,家贫力学,不求闻达;而世亦无知者。一身坎坷,抑郁无聊,为象戏以消岁月。得意疾书,爰成六则,名之曰《梅花谱》。其间纵横驰骤不可端倪,真有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之妙,诚象戏之矩观也!弈虽小道,亦可见先生之一斑也。

    《梅花谱》,是一部划时代的象棋瑰宝。全书共六卷,分前、后两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分门别类,对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当头炮破过宫炮(五局)、当头炮破转角马(三局)、顺炮直车破横车(五局)、顺炮横车破直车(五局)、列手炮(五炮)等六种全局作了专题研究,其中尤以上篇卷上所载屏风马破当头炮八局为全书精髓,着法细致、深刻、精巧,如行云流水,华美奔放。在源自《橘中秘》的“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当头炮时代,它提出了柔能克刚,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新论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虽然观点有片面主观之嫌,但其创立的屏风马对当头炮布局体系,确实开创了马炮争雄的新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精彩着法,争奇斗巧之处,极变幻之能事,为后学典范。而今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最主流的象棋布局。

    当然王氏《梅》谱着法并非尽善,也有许多人对屏风马局着法提出质疑,清末象棋名手巴吉人著《反梅花谱》,准确指出《梅》谱着法的缺陷,为后世象棋水平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是总体成就仍远不及《梅》谱。

    《梅花谱》原为手抄本,着法以字代替,棋盘上九十个位置,原作者用两着小曲来作为棋子活动的行止:双方均从右边线河沿算起,直行五字,再自右向左。全文是:“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以上为红方棋盘标字)。整军队排雁行,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谋士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荒。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杯场。”

    现存《梅花谱》抄本是经过乾隆时期象棋名手周廷梅改编的,在清代没有刻印过,1917年始有石印本,至1926年武进吕思勉校阅,上海文明书局才有铅印本问世。谢侠逊《象棋谱大全》中所收《梅花谱》系潘定思藏本,现在学习研究《梅花谱》一般以此为依据。现有程明松改编的《新编梅花谱》于1999年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

    《梅花谱》的着法以字代替,以两首词排字,棋盘定词云:“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整军队,排雁行,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参谋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疆。叹英雄,勒勋立业类枰场”。两词最后两句,反映作者看破世情,安贫不仕的思想。作者终生潦落,无资付梓,一直只有抄本行世,及至民国六年(1917年)才出了石印本。尽管如此,《梅花谱》在清代产生了很大影响,乾隆年间国手周廷梅改编增订《梅花谱》。此后的《吴绍龙象棋谱》、吴梅圣《吴氏梅花谱》、巴吉人《反梅花谱》,直到近百年来的名手对弈,无不受《梅花谱》的影响。杨官璘等编著的《中国象棋谱》云:“《梅花谱》标志了中国象棋布局的一个新阶段,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