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同人 > 鳌拜王朝 > 第一百四十四章【最重要的人】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999wx.com/Book/2974455.shtml

鳌拜王朝 第一百四十四章【最重要的人】(2/3)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鳌拜笑道:“他们不会出卖我的,都对我很重要。而你是最重要的人,没有你的支持,我肯定什么也做不了,能遇到你,我很幸运。”

        苏梦儿微笑不语。

        其实鳌拜能发展的这么顺利,最主要就是因为崇祯,他已经摸透了崇祯的性格。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很多人都喜欢用这条古训来说事做事,其实,这句说了几千的的话是错误的。

        疑人不用,导致的是“宁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的山大王作风,是用以偏盖全的眼光看人而错失人才的悲哀,是许多真诚之人受小人之害无法发挥才能的遗憾,是许多本可成为手下却不得不成为敌人的恶果。鳌拜认为,就算是自已怀疑的人,也不防给他们点信任,他们也许会看到你的宽宏大量,会忏悔自已的被疑之处,会感激你的信任,会加倍地去为你努力做事。

        用人不疑,导致了许多所谓的自已人因宠而自作主张,因宠而胡作非为,因宠而徇私枉法,因宠而假公济私,因宠而坏了上位者的名声

        崇祯不懂这个道理。不管是现在的这位,还是鳌拜前世信任袁崇焕的那位。

        历史上,崇祯曾非常信任袁崇焕,给了他最大的权力,最好的装备,最高的军饷。

        关宁军中的高级军官的人选都可以由袁崇焕来决定。因为军队上层几乎全成了袁崇焕的心腹。甚至撤换、杀死高级将领也无需中央批准。这样一来,将领都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决定在将帅手中、而不是皇帝手中。久而久之,他们自然是心中只有将帅,而不知皇帝为何物。军队一到这种程度便军阀化了。对于这种军队皇帝想撤换、拘捕、杀死他的主帅。那么就可能引发自己无法控制的局面。

        明朝在崇祯之前从未有一个将领拥有过种权力。袁崇焕之所以拥有这种权力,是因为崇祯对他寄以绝对的信任与期望,让他独镇一方,负责当地的一切。

        结果呢?

        号称“五年平辽”的袁督师削弱了蓟门的防御,固执的修对方理都不理的锦州城;他给喀喇沁部开马市,给蒙古部落粮食,间接为金国出征准备好了粮草;他拿到了东江镇的给养权,恶意克扣江东镇粮饷,饿死了不知多少江东镇难民;他干掉了不服自己的毛文龙,毛文龙死了七天,皇太极就下令西征;他把赵率教、刘策调离了蓟门,让皇太极率数万八旗军不战越过了蓟州,围困北京爆发“己巳之变”。可怜的刘策死时还在喊:放弃蓟门是有督师手令的……在这期间,袁督师没干过一件好事,射伤了和八旗军干架的满桂,又暗中带着喇嘛,要求进入北京城。这两个喇嘛是干什么的呢?难道他们法力通天,站在城墙上一念咒,八旗军就败了?这是历史上一个迷,人们只知道崇祯没再给他机会,派人拘捕了袁崇焕。

        袁崇焕一下狱,关宁军马上就公然不听皇帝指挥了。可见从某种意义上,崇祯早已失去了控制这支军队的权力。这就崇祯信任袁崇焕的结果他交与了袁崇焕掌管一方军队的全权,最后竟然发现这军队只忠于将帅,而完全无视自己的命令。京城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皇帝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关宁军竟然不管不顾的集体走了。这是什么军队?

        可笑的是,在明朝残留下的书籍、信件里一致被骂做汉奸的袁崇焕,在清朝的文字资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汉人的民族英雄,因为昏君崇祯而死于反间计。几百年后,这位被凌迟处死,百姓争着吃肉的督师坐实了英雄的称号,军阀般的关宁军也成了无敌精锐部队“关宁铁骑”。这就是记载历史的艺术之处,想说什么都行,想怎么改都行,只看是谁的天下。

        袁崇焕做了那么多破事尚且入狱八个月才被定罪,皇太极的“反间计”是史上时间最长的反间计。要是当年曹操有崇祯百分之一的耐性,蔡瑁、张允就有了生路,赤壁之战鹿死谁手都不一定了。

        鳌拜想法设法证明自己与世无争,不上早朝以求清白其实都有点多余。以明末朝廷的办事效率,他只要不放八旗军围困北京城,不把皇太极请回家做客,不惦记崇祯美色试图搞基……想活到明朝灭亡问题不大。

        第二天,鳌拜、苏梦儿以及少林寺六位僧人一起前往第一个目的地——宁夏镇。

        长期拖欠军饷的问题最严重的是延绥、宁夏、固原三镇。加之各级将官俱以空名冒支军饷以及对下级饷银的种种克扣和对士兵的残酷奴役,致使守边士兵不堪忍受。另外,宁夏地处明朝西北边防要冲,鞑靼不断南下攻扰,在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加重了官军的防御负担。

        宁夏,历来是西北边陲重镇,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交带。由于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它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其政治、军事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