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全文阅读 > 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s://www.ybdu.com/xiaoshuo/14/14917/4806092.html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全文阅读 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5/5)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下,看着郑朗与曾公亮,又看着文彦博问:“丁谓、王钦若与陈彭年何如人?”

文彦博茫然,不知道赵顼问这句话的意思何在,难道是说我是丁谓王钦若之流?未想明白,道:“当时修建宫殿,皆谓等开之,耗祖宗积储过半(指内藏库的积蓄),至今府库不复充实。”

答非所问,况且丁谓造的孽,与现在府库有何关系?五十多年过去,朝廷所出不知道是六十亿还是七十亿,就算丁谓蛊惑宋真宗修了一些宫殿,在这个庞大的支出面前又能算什么?

赵顼忽然说道:“王旦为宰相,不得无过?”

韩绛在边上道:“旦尝谏,真宗不从,求去位,又不许。”

“事情不对,当极论列,岂可以求去塞责?”

宋真宗与丁谓做得不好,当劝,能避让不作声吗?至此,大家才明白赵顼为什么问文彦博,你是三朝老臣,除了反对郑朗的新商税与进谏向传范为两京安抚使外,还做了什么?这是赵顼对文彦博不作为表示不满意。

文彦博嘴张了张,最终没有说出来。

不过郑朗隐隐感到一份不安。

不行,这小子还得教育,有些急于求成与毛躁。改制全部结束,下面必须要安静一段时间,将大好局面给稳住。一旦今天赵顼的问话传出去,下面官员为了投其所好,还会继续兴师动众。那样,反而不美。这个节奏感必须把握好,只有稳定住,让它结出胜利果实,才有理由进行下一步改革。

这么多人面,郑朗不会说的,但有机会,可以在侍讲时慢慢讲其中的利害关系。

赵顼又看着唐介,问:“唐卿,朕想让王安石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意下如何?”

此时王安石已为三司使,转成知制诰并未升迁。但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动向,郑朗、韩琦等人皆是西北成名的,于是一跃而成宰相。或者少数地方大吏,政声赫然,提拨为副相勘磨。正常宰相任命前必须经过一道最重要的程序,经两制勘磨。一是两制官经常与皇上见面,皇上能彻底的对其人了解。二是两制官虽不决事,但审事,也就是审敕书诏书,有了这段经历,以后进入两府决事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底子。

以前赵祯一度想用张方平,调到两制里,因四川动荡,下去救急,再度调回来,想重用,让欧阳修弄下去了。

王安石在此次改制中表现出色,有大功,无缘无故地调到两制里,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唐介答道:“安石难当大任。”

“难道其文学不足吗?吏治不足吗?经术不足吗?”赵顼一连串地反问。

“陛下,臣到中书后,因政事与安石常有交流,其人虽有学问但泥古不化,言不切实际,若是进入两制勉强为之,若陛下还有其他的意思,必使国家带来许多变更。”这就是唐介到了中书后,对王安石的应象。

当然,他知道王安石是郑朗学生,如今重要的膀臂。不过不可能指望唐介向郑朗低什么头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文彦博茫然地看着唐介,他没有幸灾乐祸,而是想到另一个问题,今天皇上对自己有所不满,难道是这个小子进的谗言。

郑朗同样默不作声。

不是很反对,王安石进入两制还可以,但如今仍与赵顼一样,有一些急躁之气,这个急躁之气不磨去之前就进入中书,未必是好事儿。只是郑朗不由地看着唐介的后背,很有些同情。(未完待续。)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