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武帝的底气。
武帝心中盘算:有援军的情况下,想让我亡国,哪有那么容易?
这时,一名探子飞快冲上大殿。
“报——!
接到鸽子传书!
土瑞国的援军,携带着粮草,已经从湍流江上岸。
六国联军的主力,在东城门外集结后,开始急行军,前进的方向刚好能拦截土瑞国的援军。
”
武帝一听,皱起了眉头。
管靖也感觉到情况不妙,“圣上,这是要围城打援啊!”
武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情势在发生飞快的改变。
六国联盟的主力多达8万人,一旦在野外遭遇1万人的土瑞国部队,很可能把土瑞国的部队打垮。
麻烦的是,土瑞国的部队拉着粮草,在陆地上的行进速度一定不快。
一旦遭遇六国联盟的军队,损兵折将不说,粮草也会被六国联盟抢走。
这些粮草还会把六国联盟的队伍喂肥,回头攻打启天城的时候,更容易打下来!
“爱卿们快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武帝问道。
群臣思考中,暂时无人回话。
“太子和皇子们都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武帝又命令皇子们说出想法。
武帝知道,现在是集思广益的时候,不能一味独裁。
武帝很有一套当皇帝的本事,把民主和独裁之间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好。
提出这个问题,能增加臣下和太子商议国家大事的参与感,免得这些人一直把话憋在肚子里,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也避免自己落下“独裁君主”的口实。
特别是在刚才独裁杀来使之后,来这么一下群臣议政,不但挽回了朝堂上的融洽气氛,还拉近了君臣关系。
方磊在心中揣摩着武帝的心思,仍然不急于发言。
按照前身的“二愣”设定,先说话只能招来暴风雨般的非议,不如保持沉默,暗中观察。
朝堂之上,是性命攸关的生死地,必须谨言慎行。
方磊心中已有答案,但沉默地等待着,就像猎人埋伏在草丛中,静静观察,一定要等到猎物进入最佳的射程,才会打响猎枪。
换言之,方磊在努力寻找一个最完美的发言时机,到那时,再说出自己穿越后的第一句话。
只见太子身穿浅黄色龙袍,全身环佩叮当,走到大殿中央,刚好站在离方磊不远的地方。
另外还有三位皇子,身穿精致的长袖锦袍,从垂帘的位置,飞快走向太子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