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寒门仕途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 第四章 入读私塾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b.faloo.com/p/786480/4.html

寒门仕途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四章 入读私塾(2/2)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能晋身仕途,谋得一官半职。遂决定淡泊名利,多年来以作育英才为己任。扎根于乡野间做一名塾师。

先生领着宋安走进里屋的学堂,一群八九岁左右的孩童正在练毛笔字。见到宋安走进来,一身粗布青衫,还逢着几个补丁,个头比他们高,年龄明显比他们大很多,如此年纪才来上蒙学堂,他们纷纷交头接耳,暗地里讥笑这个新来的同学为“傻大个”。

其实袁先生也不甚看好宋安,房屋往后一进就不是蒙学堂了,而是经馆。是专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而设的,自宋真宗开始,科举考试每三年一届,经馆里面也有几个书生在埋头苦读。虽然科举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但在经馆里勤读的书生大都已是弱冠以上年龄,甚至有位已经四十多岁了。安排宋安进去也不合适,因他未曾蒙过学,只能将宋安混在一堆八九岁左右的蒙学孩童之中,由基础学起。

平时宋安就尊称塾师为老师,其他同学因宋安太另类,都刻意和宋安保持距离,大伙一起孤立他。

宋安自不会和这班小屁孩一般见识,心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每日只是不显山不露水地熟读宋代蒙学的基本教材,宋代的蒙学教材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带启蒙性质,让蒙学儿童识字的课,自然是难不倒宋安,他其实早已了然于胸了。蒙学阶段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在这段时间,宋安都是抓紧时间练好自己的书法。因在古代,尤其看重书法,所谓字如其人,一手好的书法就是一个人的门面。

所以宋安在私塾有空就用毛笔凭记忆模仿王羲之的兰享序,颇有宋代画竹大师文同的风范,文同就是事先深入细致地观察了竹的各种形态,到了落笔画时就一气呵成,世人赞之为“成竹在胸”,宋安就效仿文同,凭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一有空就练习王羲之的兰亭序。

而老师袁先生要在蒙学堂和经馆两边兼顾的,也未察觉到宋安有什么异样,每天都是和其他学童一样晨读,抄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只是觉得有少许诧异,何以一个从未上过蒙学的人会那么快适应,但也不以为意,心想或许他以前在家里曾受过启蒙罢了。

私塾每日学习时间为上午辰时至午时。午时至未时可回家用午膳。未时至酉时则为下午的学习时间。到了酉时则可放学回家了。其实和现代学校的作息时间也相仿。

入读私塾大概一个多月,趁着其他小同窗当自己是异类不骚扰自己。老师也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宋安也乐得清静,开足马力,埋头勤读和练字。不仅通晓了所有蒙学的教材。在书法上模仿王羲之的行书也有七八分神似了。

当然在练字的时候,宋安的思绪有时会飘到石府里的湖心亭,因为那里有着他美好的回忆,那里的莺歌燕语,石家小姐曼妙的身姿,姣好的容颜,不时浮现在眼前,但转念间宋安又强压住心猿意马,将它化作学习的动力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又过去了半个月,宋安知道自己再这样下去不过是虚耗光阴,应该想方设法到隔壁的经馆去学习了。但这需要等待一个契机,要先生认同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入经馆学习。毕竟,在经馆学习的都是成年人。与自己有着很大的年龄差距。除非是神童,否则是不可能的。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