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都市 > 一抹沧桑 >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17k.com/chapter/2809517/34888074.html

一抹沧桑 四(4/8)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了;越到后面,麦子的长势越好,黄得越慢。

生产队收割麦子的时候,地里会遗落断掉和脱落麦穗。涝池西边小学的童老师,吹着哨子,带领学生,提着担笼,给生产队拾麦穗。女社员一垄,学生一垄,将麦田过一遍。下来就是社员们可以给自己拾麦子了。一望无际平畴泛黄的麦茬地里,没有了队与公社田界的界限,每家老少,背着水,提着蒸馍,天麻麻亮出去;有月光的夏夜,只要借着月光能够看到麦穗,地里总是蠕动着弯着腰、匍匐捡麦穗的人群。公社和县城上班的人,也会在这个时节骑着自行车回家,提着担笼,加入捡麦穗的人流。捡到的麦穗,集中晒干,社员们在自己院子,敷在青石板上用棒槌捶打。学校老师最后带着学生,拿着碗,在麦茬下的尘土里捡麦粒。老师不断给学生讲着“颗粒归仓”的原则和“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中午吃饭的时候,男人们攥着中间冒着辣子油的软蒸馍,端着耀州老碗,蹲在土堆、粪堆和老槐树下。他们用筷子将自己碗里的裤带面挑得老高,在空中抖动着,吹去上面的热气,光润筋道的面带在太阳下透着亮,大家比着谁家的面好,评论着。面条软的放在嘴里,呼啦就下肚了,没有嘴巴的缓冲;面条筋道有弹性的人,总是夹起一根,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他要完全享受面在嘴里停留搅拌的过程。

吃完面,社员们手抓一块软馍,放在嘴里嚼着。他们喊一声儿子,将碗递过去,让儿子回家舀一碗面汤,端回来咕噜着喝掉,不停嗞嗞地吸着气,用衣袖擦掉嘴唇上红红的辣子油。社员们卷上旱烟,深深地吸一口,眯眼看着透过树冠白晃晃的太阳,惬意地慢慢吐出来。晚上,村子里的老人和妇女围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地聊着,每一家媳妇这几天拾了多少麦子,成了比对和自豪的中心话题。

其他人家的麦子晾晒入仓后,老五家自留地的麦子黄了。早上,他带着两个儿子和媳妇桂琴来到田头。桂琴打头,醒民在第二,觉民跟上,老五压底。开镰以后,看见麦秸粗壮密实,下面裹满了青黄的麦叶,麦穗粗长饱满,外面一层麦壳还有点青色。老五蹲着,用手捋麦秸的时候,感到柔筋,没有队里麦秸的脆而刺手,他知道自己家的麦秸是牲口冬里上好的饲料。向前割了十几米,桂琴站起来,把镰递给醒民,抹着额头汗水说:“镰刃子钝了!”

醒民将几个镰刀刃子取下来,在磨刀石上磨了一遍,顺手拿起一根麦秸试了一下,装好递给媳妇。老五盯着割过去的麦茬,对觉民说:“麦茬前低后高,割麦时屁股蹲下去,别动不动翘起来!”

夕阳从村子夹道映了过来,老五自留地的麦子收完了,摞在田头好像一间屋子。下了地的社员从村口经过,拄着铁锨,用羡慕的眼光盯着麦垛子。老五交代孙蛋和毛蛋坐在麦垛边上看着。大队的喇叭在新闻播报后,孙书记要求每个生产队抓紧种玉米。老五喝了碗稀饭,交代了明天的活计,匆匆来到饲养室,垫圈加料。马九说:“五哥,你忙家里的事,饲养室有我哩!你就不用操心了。”

老五夹起炕上的铺盖,拍着尘土说:“晚上我要看场。”

马九摘下嘴上的烟锅,笑着说:“今年的新烟弄好了没有?”

快出门的时候,老五回过头来说:“快了,再等半个月。”

马九晃了晃瘪瘪的烟袋,催促老五抓紧时间。

老五换回两个孙子。他靠在麦垛子上,看着涝池边上不断晃动的杂草。月光洒在脸上,他摸着身下的麦子,任凭微风中飘动的麦秸絮叶轻拂在脸上。前堡子庄子的屁股就在涝池南边,他能听到后院猪的哼哼声和敲着猪槽加食的哐当声。夜里,地里的湿气和麦秸里的潮气混在一起,黏糊糊的,铺盖浸满了湿气。不一会儿,老五在困乏和满足中睡着了,呼噜声起,一高一低,富有节奏。

老五家的麦子在场里整整晾晒了两天,终于可以开碾了。他向大省借了生产队的牛,端了一洗脸盆麸子,用井水给牛拌上。碾场的时候,牛依旧很吃力,艰难地迈开腿,晃晃悠悠在空中停了一下,才落到地上。老七走过来帮忙,他是队上吆牛碾场的高手。他顺手抓起一把麦粒,看见饱满赤红,问了老五是什么种子,随后笑着说:“五哥,你这麦子筋性大,做成挂面肯定好!”

老五用叉挑着边上的麦秸,停了下来,摘下草帽扇凉,喘着气问:“老九过年回来吗?我到时多挂一点面,给他带一些回去!”

陈家同辈的七、九和十一是亲兄弟。老九参加了抗美援朝,后来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