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xgedda.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小疙瘩小说网 > 历史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五十六节-第六十节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www.31xiaoshuo.org/0/63/39193435.html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五十六节-第六十节(9/20)

章节列表
2023.07.20重大通知:
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生了缇萦上书救父一事孝文皇帝以此为契机修改了刑律。当时是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等大臣共同议定了修改方案把肉刑改为打板子。原来被判砍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被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不久孝文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了肉刑接着又废除了连坐刑(连坐就是被牵连一同办罪)。

废除肉刑看上去是件好事但实际执行起来弊端很多。有些犯人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子后马上就死了。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孝景皇帝朝又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弊端才稍稍有所缓解。

重罪十条就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这是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犯此十罪者杀无赦。

出钱负罪制从本朝初年就开始了。朝廷出售免刑权继而取得财政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朝廷聚敛财富的一种特殊手段。

本朝四百年来西北两疆战乱不止不得不大量用兵修建长城和边塞要隘军资开支极其庞大。为了增加赋税朝廷想尽了办法实施了各种措施而赎罪收入就是增收的一种办法占据了赋税收入很大一部分。孝惠皇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朝廷曾下旨民若有罪入赎六万钱可免死罪。而孝武皇帝在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也曾下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则可减死一等。光武皇帝中兴之后朝廷财赋一度紧张赎罪范围大大扩大。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朝廷下旨从死刑到最轻的刑罪都可以入缣免刑。

出钱赎罪对朝廷来说是聚敛财赋对有钱人来说可以免除刑罚但对贫穷者来说却是不公平。本朝有名的大儒司马迁就因为无钱赎罪遭受了宫刑。所以说出钱赎罪在本质上是一个弊政。

这次李玮修改刑律的力度非常大。

他先精简了法律条文并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然后又在刑名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名总则的内容同时又对刑律部分重新做了编排和扩充。新刑律不但充分体现了刑宽、禁减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维护了皇权和相权保护了新政诸策尤其对土地兼并和赋税制度给予了特殊的重视。

新的刑律把刑罚设为五等分别是笞、杖、徒、流、死五刑并减轻罪罚力度彻底废除了重罪连坐以及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过去孝文皇帝废除连坐和肉刑只是针对重罪十条以外的罪犯。这次李玮一改到底彻底废除了。

重罪十条改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定义和过去相比有某些不同。但就是这些定义的差别可以让很多人逃离杀无赦的惩罚。

出钱赎罪制在朝廷第一次改制的时候废除了因为其弊端太大也不符合“乱世当用重典”的原则现在李玮又把它恢复了而且其赎罪的范围非常大。从最轻的“杖十”到死刑都可以出钱赎罪。这样既增加了朝廷的赋税收入又缓和了各阶层、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符合“与民修养”的国策短期内对社稷稳定还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李玮在“出钱赎罪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个“官当制”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不过李玮尤嫌不足他依据周代的“八辟”制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八议制”规定大汉有八种人犯罪必须交由皇帝亲自裁决或依法减轻处罚但犯了十条重罪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官当”和“八议”制对门阀世家、官僚士人极其有利当然了对北疆系的文武大吏也同样有利。很明显李玮这是在为自己预留退路。

李玮修改《九章律》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对门阀富豪们做出妥协。

黄猗的案子牵连甚广如果继续追究下去很可能演变成“谋反、谋大逆”。一旦此案的性质被定为“谋反、谋大逆”那么所有受牵连的人都要掉脑袋。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门阀富豪们肯定要妥协要退让但问题是必须给他们一个能接受的退让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保住脑袋保住财富。

依据新刑律所有的罪犯都构不成“重罪”包括主犯黄猗、麴忠在内他们都可以出钱赎罪可以“官当”有些人甚至还能依据“八议”制度免除所有的惩罚。比如受到牵连的太傅杨彪大人只要长公主和天子不予追究他还是可以继续担任太傅一职。

杨彪、荀攸和陈群仔细看完李玮的《刑律》修改草案后顿时松了一口气。侥幸侥幸这位气势汹汹的丞相大人总算手下留情没有象上次一样挥起屠刀一杀到底。

“怎么样?”徐荣慢条斯理地问道“诸位大人可有什么意见?”

“丞相大人乃天纵之材我们望尘莫及提不出来什么更好的建议。”杨彪笑道“我想问问大司马朝廷此次整肃吏治要到什么时候为止?”

徐荣笑笑从身后拿出一卷文卷放到了杨彪面前“丞相大人打算对九品官人法做出修改这是他的奏疏请你们看看。”

三个人都愣住了望着案几上的竹简半天没说话。李玮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打算实施“垦田戍边”之策了?

“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办法来源于察举制虽然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察举选拔制度的弊端但实施时间久了类似于察举制的弊端还是会出现不能从根本上保证朝廷对人才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