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面孔红润,身板溜直,两撇修整得很好看的花白胡须,配着那一头梳理得很整齐的花白头发。
在老人身旁,还站着四个精壮汉子,面色不善地看着门外。而张婉紧贴着老人,叽叽咕咕地不停告状。
阿三、阿四忍痛起身,带着羞惭的神情奔到老人旁边。
老人看了看门外,乱七八糟的也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目光一闪,他盯向了那个日本人。
“张老先生,您好。”日本人微微鞠躬。
老人哼了一声,朗声说道:“我已经屡次拒绝,你们竟然堵在门口,骚扰我的客人。矢野,你们真是太无礼了。”
矢野尧一笑了笑,说道:“久仰张老先生武艺高强,鄙人今日登门,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比试一下。至于惊扰了张老先生的客人,鄙人在此表示歉意。”
比武?!挺新鲜哪,沈宸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真不要脸!”张婉叫了起来,“我爷爷已经八十多了,你呢,多大年纪?还比武,就是挑衅。”
张仁奎垂下眼睑,沉声说道:“张某年事已高,久病闭门。比武之事,恕不奉陪。”
“张老先生精神矍铄,老当益壮,又何必推辞呢?”矢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老先生乃青帮泰斗,单刀武术驰名江淮,不赐教一二,鄙人是绝不会甘心的。”
不会甘心,那就是还要纠缠不休啦!
张仁奎眼中精光一闪,不由得怒气上涌,狠狠地瞪着矢野。
单刀武术驰名江淮,还是青帮泰斗?沈宸突然想到了一个名字,眼睛睁大起来。
要说青帮三大亨杜、黄、张,那是徒子徒孙上万,敛财无数,以实力来定义出来的。
可要说到青帮的泰斗,这位张仁奎老先生却是当仁不让。
张仁奎,号镜湖,山东滕县人,早年贩私盐为生,加入青帮,为大字辈人物。
他青年时代在江苏靖江参加清军,后在徐宝山部供职。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后,张以通州总司令名义在南通通电宣告独立。后来直做到北洋政府陆军上将、杰威将军。
一九二四年张仁奎因病退休后,隐居在上海法租界。一九二八年,张仁奎收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华探督察长黄金荣为徒。
这样算下来,黄金荣是张仁奎的弟子,杜月生是徒孙,张晓林则是他的师侄。
在民国年间,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人政客发生矛盾,几乎总是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
到了一九三五年,张仁奎从他的三四千个徒弟中精心挑选了二百余人作为仁社成员。只要列举一下其中的名字,就知道张老太爷的名声有多显赫。
杨虎、蒋鼎文、韩复榘、陈铭枢、黄琪翔、孙桐萱、范绍增、张镇、黄金荣、董显光、郑介民、韦作民、张竞立等,哪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据说只有社会上层人物即文职是特任、简任、荐任以上者,武职是将校以上者才有资格加入仁社,故有“一时国内海外群英并集于夫子之门墙”之说。
上海沦陷后张仁奎因年事已高,滞留上海法租界内,称病闭门谢客,拒不与日伪势力合作。并且,他还多方保护抗日爱国志士,并向重庆方面提供情报。
日本人自然想拉拢这位德高望重的青帮泰斗,于是,各式人物接踵而至,对张威胁利诱。但张仁奎不为所动,疾言厉色将他们叱之于门外。
为此,日本人恼羞成怒,又派日本武道高手矢野尧一前往张仁奎住所,以比武为名进行挑衅。
那么,张仁奎的武艺如何呢?是不是真的害怕了矢野尧一?
据记载,张仁奎自幼家贫,没读多少书,少时跟着表叔习武,在与地痞流氓的不断实战中练得一身好功夫。只是没钱买把象样儿的兵器——用的是铡草的铡刀,人称“张大铡刀”。
到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滕县开科考武秀才,全县有数百人参加,张仁奎力挫众人,得了头名,有了在家乡开设武馆教徒弟的资本。
这么看来,张仁奎的武力值还是挺高的。起码不全是花架子,那是在帮派争斗中,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而能在全县考上武秀才,也说明他确实不白给。
但练武人有那么一句话,叫“拳怕少壮”。
再怎么说,张仁奎已经八十多岁了,小日本却血气方刚,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试。
张仁奎有些被激怒了,这些日子的忧愤使他想有个发泄的渠道。所以,他思虑再三,张口要答应比武。
就在这时,沈宸突然开口说话了。
他一边示意学生们靠边从大门进院,一边拎着手枪以防意外,另一边冷嘲热讽般地对矢野说道:“张老太爷是什么人物,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来了,便能与他老人家比武较量的。”
矢野转头盯着沈宸,刚才的表现证明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家伙。何况还拎着手枪,他一时搞不清这家伙是干什么的。
见矢野不说话,沈宸也戒备着跟着学生们进了院子,冲着张仁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