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疙瘩小说网新网址www.xgedda.com,或者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待百姓的国家。
甚至完颜璟都不需要去发布一些改革保民政策。
因为金国太善待老百姓了,结果把自己给搞没了。
金国的税收是诸国中最低。
并且金国现在大部分的家底都是自己攒下来的。
从没有像宋朝一样一朝爆发。
金国之前一年税收是九百多万石粮草,国家军官用去七百多万石,遗留两百万石。
这两百万石是哪里发生了天灾,用来救济灾民的。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天灾人祸,那就把这些粮攒下来。
完颜雍干了二十八年,就给完颜璟攒了五千多万石粮草。
平均下来一年才能攒一百多万石。
铜钱的话金国不会去积攒,而是会将他们花掉。
因为金国国内缺钱,如果朝廷将钱攒着不用,那民间就会出现钱荒。
并且在金国看来,钱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没有粮食有用。
金国一直抱着是我有粮就行的想法。
并且如果粮草够了朝廷所需,金国就不会再去收税,经常给地方减免税务。
因为在金国看来我只要自己够用,就不需要再麻烦百姓了。
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发生天灾人祸什么的,金朝会因为粮食收够了,就不收粮了。
直接给地方减免税务,这么奇葩的政策估计也就金国一家了。
所以说金国的税赋本来已经就很低了,还经常减免百姓税务。
百姓不会去反它,但同样国家没钱支持不起国家军队建设也是真的。
金国在大定二十九年,全国共有六百九十三万九千户,四千五百四十四万七千九百人。
一年税收才同太宗年间的九百万石,增至现在为一年为一千万石。
平均下来一户一年交一石多粮而已。
物力钱(商税)二百六四万四千七百四十二贯。
平均下来每年每户交两贯多钱。
但其实物力钱属于商税的种类,一般老百姓不会去交。
盐收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万贯,后来金朝廷降盐价,增至每年六百二十万六千六百三十六贯五百六十六文。
平均下来每年每户购盐需要一贯钱。
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购盐只需要一百三十多文钱。
而反观北宋最巅峰时,是在宋哲宗绍圣年间有记载的户口是,一千九百一十二万九千二百一十户,人口有四千二百五十六万六千二百四十三人。
北宋一年光是收粮就有二千四百四十五万石,草七百九十九万,人口没有金国的多。
收上来的粮食却是金国一倍以上。
北宋一年收钱是六千多万贯。
金国物力钱加买盐的钱,总共才八百多万贯。
北宋一年的税收钱是金国的七倍多。
还是没有算北宋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金国只有田税以及物力钱跟买盐的钱。
在人口未变,生产力度没有变的情况下,北宋税收是金国的三倍多,就代表着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三倍多。
这种情况下北地人民谁会去怀念前朝。
南宋那就更不愿意去说了,在跟金朝同时期,南宋有记载的人口是从两千多万减至一千多万。
当然了肯定还有很多没有记载的人口。
相应的没有记载的人口,那也就说明这些人不交税,都被士大夫们侵吞了。
也就是说南宋只有一千多万人交税。
但是南宋的税收比北宋还高,南宋一年的农业税是两千多万贯,大概算一下也就是两千多万石。
其他的钱税是高达一亿多贯。
哪怕这一亿多贯里面有很多的水分,有些是用交子来充数。
真正的铜钱税收高达六千多万贯。
地方留款也有一千八百多万贯。
加起来都快八千多万贯了。
比整个金国的全部铜钱加起来都要多。
金国全国民间以及朝廷总共才有六千多万贯。
南宋只是一年的税收,就比整个金国全国的铜钱都要多。
南宋的税收是金国的四倍。
而交税人口只有金国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些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十二倍之多。
在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全靠手工业以及种田的时代。
宋朝这种高昂的税赋,代表着宋朝繁华的表现吗?
谁要是这么想只能说是脑子坏了。
赵宋高昂的税赋,只能说明他对内剥削的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两个朝代的人口只减不增的原因。
农民宁可不生孩子。
宁可把生下来的孩子自己掐死。
宁可将自家祖传的地投靠给别人。
宁可自己不要户口成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